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喀什坳陷构造变形较为复杂,主要为喜山期构造变动的产物,受区域构造边界的影响及自身所处构造部位的差异,在区域南北向挤压应力场的作用下,于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变形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可分别称之为西部对冲挤压变形区、东段北部反冲挤压变形区、东段中南部侧向挤压凹陷区和中部剪切扭动变形区。下第三系底部膏盐层为底板滑脱层的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属薄皮构造,并构成周边造山带向前陆地区逆冲推覆的前展式逆冲前缘或前缘外带的反冲褶皱带。区内构造变形的分区性和浅层构造变形的分异性对该区油气运移、聚集成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位于川藏公路上的102滑坡为一大型堆积体滑坡,山高坡陡,常规的勘探技术很难实施。根据滑坡的地形、地质特征,同时选用直流对称四极电测深法、联合剖面法、浅层地震折射波等物探方法对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探测。多种物探结果进行相互验证,得到了较准确的地质解释。说明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技术对堆积体滑坡的工程地质调查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喀什坳陷构造变形较为复杂,主要为喜山期构造变动的产物,受区域构造边界的影响及自身所处构造部位的差异,在区域南北向挤压应力场的作用下,于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变形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可分别称之为西部对冲挤压变形区、东段北部反冲挤压变形区、东段中南部侧向挤压凹陷区和中部剪切扭动变形区。下第三系底部膏盐层为底板滑脱层的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属薄皮构造,并构成周边造山带向前陆地区逆冲推覆的前展式逆冲前缘或前缘外带的反冲褶皱带。区内构造变形的分区性和浅层构造变形的分异性对该区油气运移、聚集成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彬县-宜君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伊陕斜坡与渭北隆起的过渡部位。延长组深湖-浅湖亚相暗色泥岩、页岩(油页岩)厚度大,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高,生油条件好;长2+3油层组及长6油层组上部的河口坝、远砂坝、浊积砂及侏罗系的古河道砂是主要的储层类型;纵向上多套生储盖组合及多种圈闭类型为油气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本区中生界油气勘探前景十分广阔。认为:东南部为油气运聚的主要指向,且为有利储集相带及局部构造发育区,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部位,岩性-构造复合圈闭是主要的勘探类型。  相似文献   
5.
河流相地层的等时对比一直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和难点,而基于基准面旋回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则为此增添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基准面旋回控制了层序的形成及其内部地层的叠加样式,因此,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根据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以A/S(可容空间/沉积物供给)值的变化趋势为依据,可以识别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地震剖面可以用来确定长期基准面旋回的界面,岩心剖面和测井资料可以直接判定相序与水深变化,能较容易地识别出短期与中期基准面旋回。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黑子沟金矿资源储量核查和资源潜力调查过程中,通过进一步研究其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找矿标志及富集规律,探讨找矿方向,建立成矿模式。认为中深部可能发育有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隐伏贵—多金属矿体;利用已有的探、采工程加强中深部物、化探工作,有望扩大矿床规模,找到接替资源。  相似文献   
7.
下石盒子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的主要产气层位,沉积分布特征复杂,常规的小层对比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其地层层序。在对测井、钻井及地震资料的基准面旋回识别标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在下石盒子组识别出3个中期旋回(MSC3—MSC5)和15个短期旋回(SSC13—SSC27)。中期旋回和短期旋回均可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种类型,其中对称型均细分为3个亚类:上升半旋回大于下降半旋回型(C1)、下降半旋回大于上升半旋回型(C3)两种不完全对称型及两半旋回近于相等的近完全—完全对称型(C2)。建立了中、短期旋回等时地层格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砂体追踪对比与分布模式分析,提高了储集层预测的准确性。图7表1参18  相似文献   
8.
泾川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经历了晚三叠纪延长期的湖相、侏罗纪的河、沼相及白垩纪的河、湖相等多期、多类型的沉积演化,中生界发育多套有利的生储油岩系,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印支晚期西高东低及燕山期西低东(南)高的构造反转控制了后期油气运聚的指向。区内自身油源及有效储层是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有利的沉积相带(砂体)与构造高部位的叠合是优选靶区和井位的主要依据。勘探方向:以北西-南东向油气有利聚集带  相似文献   
9.
彬县-宜君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伊陕斜坡与渭北隆起的过渡部位。延长组深湖-浅湖亚相暗色泥岩、页岩(油页岩)厚度大,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高,生油条件好;长2+3油层组及长6油层组上部的河口坝、远砂坝、浊积砂及侏罗系的古河道砂是主要的储层类型;纵向上多套生储盖组合及多种圈闭类型为油气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本区中生界油气勘探前景十分广阔。认为:东南部为油气运聚的主要指向,且为有利储集相带及局部构造发育区,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部位,岩性-构造复合圈闭是主要的勘探类型。  相似文献   
10.
泾川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经历了晚三叠纪延长期的湖相、侏罗纪的河、沼相及白垩纪的河、湖相等多期、多类型的沉积演化,中生界发育多套有利的生储油岩系,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印支晚期西高东低及燕山期西低东(南)高的构造反转控制了后期油气运聚的指向。区内自身油源及有效储层是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有利的沉积相带(砂体)与构造高部位的叠合是优选靶区和井位的主要依据。勘探方向:以北西-南东向油气有利聚集带为主要勘探部位,以长6油层组为主要目的层(兼探长5、长9、延9),重点寻找构造-岩性复合油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