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系统地阐述了西部管道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有待改进的工作。以西部管道为例,详细介绍了大型工程,特别是大型长输管道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设计原则、功能特点、整体结构和功能模快组织,以及信息系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支持作用,对于改进和提高大型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提升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展,在各行业中,机械化设备日益广泛,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使人们对自动化机械的开发和设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因素和企业采购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必须对上述进程给予高度重视,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对自动化机械设备研究与开发进行了简要归纳,设计和制作流程,并对相应设备研发和制造重点进行分析,能够对以后的自动化设备提供相应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工程建设所采用的PMC、EPC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讨论了PMC模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重点对西部管道工程和兰银管道工程采用“PMC+EPC”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有利于指导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一定设计条件下,对焊法兰的优化方法,并对这些方法作出了分析和评估,借助于满应力优化设计方法思路,基于大量对焊法兰设计经验,作者提出了一种方便而又规范的对焊法兰优化设计方法——按比例调整优化设计法。同时,较为详尽地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应用,并提供了这一方法与满应力优化设计法相比较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站场设备与管道组件的设计及制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国内外标准规范为依据,论述了站场用汇管、清管器收发筒应属于压力管道范畴,压力管道设备的设计压力、工作压力和压力试验压力的取值意义和取值原则;论述了汇管结构型式以采用热压拔制和在制造厂进行组焊保证设备制造质量的观点;介绍了设计、制造一体化模式和审图工作的必要性及审定程序。指出设计、制造一体化模式的采用为西气东输工程提供了满足业主耍求、符合标准规范的站场设备和管道组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的趋势和国内外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环境因素,以及石油工程设计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提出石油工程设计企业必须从思想认识、体系建设、队伍培育、业务流程再造、信息系统和基础工作等各方面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切实提升参与并实施工程总承包业务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哈管道、中缅管道等一批海外长输管道建设进行全面施工,中国石油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已经步人黄金建设阶段。随着长输管道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深入推进,总包商合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长输管道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合同风险分析 合同谈判不力。合同谈判不力是造成合同风险的根本原因。产生合同谈判不力的主要因数有:一是市场竞争激烈,业主利用买方优势,提出苛刻合同条件,承包商为了承揽任务,无限度的退让。  相似文献   
8.
影响金属低温韧性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低温条件下,金属设备或构件脆性破坏的一些分析结果,认为破坏的根源在于金属设备或构件的低温韧性。为此,较为全面地讨论和阐述了一系列影响金属低温韧性的因素,为一定条件下,改进低温设备设计质量,改善低温设备工作状况,有效防止其脆性破坏,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塔器设计计算程序,通过适当的结构转换,对南充炼油厂15万t/a催化裂化装置中的1600/2400×60000钢烟囱进行了强度及稳定计算,从而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钢烟囱设计计算的合理性及计算效率,并通过建立一系列假设,对钢烟囱热力计算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今后此类不规则设备的全面计算提供了可循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输运管道工程设计中,存在着大量不同规格焊制三通的强度计算。本文就我们过去所设计的三通,介绍和分析不同尺寸焊制三通采用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出的计算结果,并引入焊制三通局部应力估算方法,对焊制三通采用不同的强度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同时提出焊制三通在设计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键尺寸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