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合成橡胶厂三异丁基铝装置自1971年8月投产以来,由于生产工艺方法所限,产品质量较差,活性低,外观呈褐黄色。1978年采用我厂自行研究开发的“减压闪蒸”新工艺后,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活性较高,产品成为无色透明液体。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较多较复杂,所以产品质量也时有波动,甚至出现次品。为此,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对其控制措施做了一些研究工作。本文就影响三异丁基铝产品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空吹塑型坯壁厚多点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空吹塑成型突出的缺点是中空吹塑成型产品壁厚均匀性不易控制,尤其是形状复杂的大型制品,其受型坯自重的影响,导致在型坯上发生减薄和缩颈现象。为了实现对大型中空吹塑件的壁厚进行均匀控制,设计了以多点控制来控制壁厚的计算方法,并借助于制造参数的调整,得到壁厚的理想厚度分布;设计了多点控制曲线,通过控制机头套与模芯构成的模唇间隙,达到最终控制中空吹塑产品壁厚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中空吹塑型坯壁厚控制精度为±1mm左右,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
单云峰 《中外能源》2013,18(5):85-87
在加氢裂化装置中,氢气是正常生产不可缺少的原料。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反应均需消耗氢气;同时,氢气消耗还包括机械泄漏、溶解损失以及微量排放等。氢气成本约占加氢裂化装置加工成本的7%~13%。中国石化某加氢裂化装置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开发的RN-32/RHC-1催化剂,设计转化率为58.3%(以重石脑油计算),馏出物计算方法转化率为60.3%。在此条件下,无论大小尾油方案,设计化学氢耗均为2.25%。实际生产中,装置转化率在60%左右,与设计值基本相当,但氢耗较高,各加工方案氢耗均在2.7%~3.0%范围。从加氢裂化装置理论氢耗入手,分析氢耗与实际操作的关联性,结合降低氢耗试验,分析原油品种变化和转化率对氢耗的影响,提出降低氢耗的主要措施应为优化加氢裂化反应转化率。另外,优化装置原料、降低原料干点也是降低氢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中国石化两类典型渣油加工路线,选取企业A、企业B分别做为两类渣油加工路线的代表企业,依据近10年国际原油市场高低硫原油价差变化范围,利用PIMS模型测算分析不同价格体系下两种加工工艺路线的盈利能力,为生产计划编制提供帮助和指导,以期提高中国石化炼油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