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电阻点焊质量监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数理统计、计算机模拟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方法已引入点焊的质量监控中,如何采用精确的控制方法来监控电阻焊过程,已经成为电阻焊质量监控研究的重点。综述了电阻点焊质量监控的现状和发展,并提出可靠性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汽车侧滑严重影响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汽车侧滑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汽车侧滑产生的本质、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发生汽车侧滑的处置措施及预防汽车侧滑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单纯采用一种方法认识油气藏非常困难。提出了结合静态地质资料认识,充分利用大量的生产动态数据和短时高精度的压力不稳定试井数据,以产量不稳定分析、试井分析以及物质平衡分析方法为手段,对油气藏储层进行动态综合描述。3种方法有机结合、互相约束,使解释结果更加可靠。通过塔里木盆地某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的动态描述研究,建立了3类井的动态描述识别典型图版,认为该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层渗透率、单井控制储量差异较大。 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利用周期极化LiTaO3光学超晶格,实现66.5%的高效倍频532 nm绿光产生的全固态激光器.波长为808 nm的半导体激光器通过光纤耦合,采用端抽运方式激发Nd∶YVO4晶体.使用的Nd∶YVO4晶体尺寸4×4×5 mm3,谐振腔的膜系保证仅1064 nm谱线共振.一重复频率为13 kHz的声光调制器置于腔内,以获得准连续的脉冲宽度约为160 ns的基频光输出.准连续基波的平均输出功率4.4 W.用焦距为50 mm的透镜聚焦后入射至长度为20 mm、厚度为0.5 mm、周期为7.69 μm的周期极化的LiTaO3光学超晶格上.晶体置于控温精度为0.1°C的恒稳炉中,温度稳定在108.8°C.在周期极化LiTaO3光学超晶格的输出端直接探测到平均功率为2.18 W的532 nm绿光输出.考虑到晶体输出面约14.2%的菲涅耳损耗,晶体内产生的绿光平均功率为2.54 W,这样在晶体内部产生的倍频绿光的转化效率为66.5%.实际上,产生绿光的转换效率更高,因为被散射的绿光也包括在内,我们探测到的是真正的有效输出.(OC21)  相似文献   
5.
CO_2驱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注CO2混相和非混相驱油技术已在低渗透油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阐述CO2混相和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原理基础上,系统整理和归纳了实施CO2驱油藏的适应性和混相驱、非混相驱筛选标准。通过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注CO2驱提高采收率应用情况分析,指出CO2驱能起到明显的增油降水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提出应积极开展注CO2驱油技术的研究和现场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驱波及效率提升可以显著增强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效果。本文在考虑地层水离子组成基础上,借助体视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配制了一种离子匹配悬浮液,其中悬浮的硫酸钙颗粒处于临界饱和状态,大部分颗粒粒径在10 μm左右,静置后由于絮凝和聚集作用最大可到50 μm。悬浮液的静态性质实验表明,由于硫酸钙“逆溶解度”特征和水合物的变化,其微粒会在小于45℃范围缓慢消失,并在90℃时迅速析出;矿化度和离子组成改变会使硫酸钙微粒浓度和粒径显著增大。在渗透率级差为4.7的岩心并联实验中,离子匹配悬浮液可使较低渗岩心的分流率最大提高约9.8%,最终采收率提高约4.3%。温度、压力和盐度的影响,以及注入水与地层水离子交换,使悬浮液中的饱和硫酸钙周期性溶解和沉淀,导致压力波动。压力波动使硫酸钙的溶解/沉淀特征复杂化,最终显著改变了水驱后期并联模型中的分流率。含有饱和硫酸钙的不稳定离子匹配悬浮液是从材料领域借鉴到石油领域的新尝试,具有一定提高波及效率作用。它比常规欠饱和离子匹配水驱过程中产生的不可控原位微粒更有效、更可靠、更环保。  相似文献   
7.
国外注CO2混相和非混相驱油技术已在低渗透油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阐述CO2混相和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原理基础上,系统整理和归纳了实施CO2驱油藏的适应性和混相驱、非混相驱筛选标准。通过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注CO2驱提高采收率应用情况分析,指出CO2驱能起到明显的增油降水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提出应积极开展注CO2驱油技术的研究和现场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静电纺丝是一种能够制备连续纳米纤维的简单、方便、高效的方法,在组织工程、药物缓释和催化剂负载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该方法制备的表面或内部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纤维因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而备受关注。综述了电纺多孔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和成孔机理,详细讨论了液相分离致孔和固相分离致孔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从纺丝液溶剂性质展开,结合混溶、控温、控湿等实验条件,分析了射流固化速率和溶剂挥发速率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多手段共用制备孔结构可控的多孔纳米纤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C5—C8轻烃指标在石油勘探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其易挥发的自然属性导致C5—C8轻烃指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本研究利用塔中地区奥陶系海相凝析油在实验室内进行了原油挥发模拟实验,基于实验结果遴选和构建了受挥发作用影响较小的系列轻烃指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挥发作用对C5—C8轻烃指标的影响程度受轻烃分子量和分子构型共同控制。nC5—nC8正构烷烃挥发量随正构烷烃碳数增加而逐步降低,不同分子构型C7化合物挥发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7-支链烷烃>nC7>甲基环己烷>甲苯,二甲基环戊烷挥发量则大体相当。正(异)构烷烃与环烷烃比值和挥发速率相近的相同分子构型轻烃比值受挥发作用影响相对较小。原油挥发过程中,残留液态原油内C6—C8轻烃单体稳定碳同位素组成随挥发量增加逐步富集13C,nC6—nC8正构烷烃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程度随碳数增加逐渐降低。当C6—C8轻烃挥发量小于70% 时,C6—C8轻烃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变化不大,当其挥发量大于70% 时,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芳烃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均产生1.0‰ 以上的较大变动,环烷烃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则变化不大。受挥发作用影响较小的轻烃指标即正(异)构烷烃与环烷烃比值和环烷烃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在塔中地区原油成熟度标定和原油类型划分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展现了良好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双重介质中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试井模型求解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T.A.Blasingame等人提出的均质油藏中有限导流垂直裂缝试井模型(TPR)的基础上采用Laplace变换与反演技术,完成了双重孔隙介质中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试井模型的求解新算法.讨论了介质间窜流、弹性储容比、裂缝导流能力及外边界条件对压力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经典的双重介质垂直裂缝井模型一致.这种算法计算速度快,精度满足要求,可用于现代试井分析的自动拟合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