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八家子多金属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北缘,山海关台拱与辽西台陷的结合部位,在二者过渡薄弱地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非常强烈。多期次多阶段的岩浆活动为矿床提供了充足的热源与成矿来源,在斑岩体周围、岩浆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及断裂、裂隙内形成了斑岩型—矽卡岩型—中低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即复合成因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双水洞铜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桓仁中生代盆地内。北东向太平哨断裂贯穿全区,闪长玢岩脉沿太平哨断裂的次级断裂充填,为矿床提供了热动力来源及赋存空间,凤山组内相对高的铜元素背景值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5条铜矿体赋存在断裂破碎带、闪长玢岩与凤山组接触部位。经综合研究,双水洞铜矿床受凤山组地层、断裂及闪长玢岩脉控制,该矿床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钻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分析,将上干柴沟组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分析了2个级别旋回的结构、叠加样式,在单井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上干柴沟组层序地层格架对比图。长期基准面旋回结构分布特点与地层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位于湖盆中心、地层厚度大的地区主要发育C2型长期基准面旋回结构,而位于湖盆边部、地层相对较薄的地区主要发育C,型长期基准面旋回结构。最后以上干柴沟组层序地层等时对比格架为基础,编制了该区的岩相古地理图。  相似文献   
4.
川西坳陷丰谷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文中应用铸体薄片观察、染色分析及阴极发光分析等方法对其储层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该地区须四段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主要为沉积岩岩屑(碳酸盐岩岩屑、粉砂岩岩屑和泥岩岩屑等),钙岩屑砂岩是丰谷地区岩屑砂岩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碳酸盐岩岩屑的平均体积分数为95.05%;石英体积分数较少,不足5.00%;几乎无长石碎屑,主要自生矿物有碳酸盐矿物、石英及高岭石。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及裂缝,原生孔隙是该地区钙岩屑砂岩的主要储集类型。经历了较大埋藏深度和强烈的压实作用,碳酸盐岩岩屑等刚性岩屑和早期碳酸盐石英胶结物的存在则是丰谷地区须四段原生孔隙保存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道河金矿床大量的探采资料的综合研究,通过深入地剖析其构造系统的控矿规律,探讨其找矿意义。三道河金矿床位于辽宁省南部卧龙泉岩体南缘与下元古界辽河群盖县组交界部位,矿床严格受早期NE向及晚期NW向断裂系统控制,在多期次构造发展演化过程中,于断裂交汇部位以及构造形迹突变带等位置形成了规模大、品位高的金矿体。通过对控矿构造发育的时空分析及其与矿体空间关系的详细研究,进一步总结构造控矿规律,旨在更好地指导深部及外围找矿活动。  相似文献   
6.
四川宣汉地区吴家坪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宣汉地区吴家坪组发育薄层状硅质岩、条带状硅质岩以及似层状燧石结核等类型的硅质岩。以宣汉渡口镇羊鼓洞剖面为基础,对不同类型硅质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后认为:稀土元素∑REE总量相对较低,在岩性上有似层状燧石结核-条带状硅质岩-薄层状硅质岩递增的趋势。标准化的稀土元素具有低-中等δCe负异常、中等的Lan/Cen、Lan/Ybn和δEu多数为负异常的特点,显示硅质岩为大陆边缘-广海平原的成因环境。微量元素Co、Ni、As和Sb等元素反映出其非热水沉积的特点。综合露头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吴家坪组的硅质岩形成的环境以大陆边缘-广海平原环境为主,其中部分条带状硅质岩受较弱热水沉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沉积相及其演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对四川盆地东北部宣汉县渡口镇羊鼓洞二叠系剖面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沉积相进行了分析,识别出了滨岸沼泽相、台地蒸发岩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碳酸盐岩缓坡相和台盆相等7种沉积相带。指出二叠纪研究区发育下二叠统梁山组沉积期、栖霞组-茅口组沉积期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长兴组沉积期3次大的海侵-海退沉积旋回。在沉积演化和古地理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碳酸盐岩的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柴北缘西段古近系下干柴沟组沉积相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野外露头剖面和岩心观察,钻井、录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研究了柴北缘西段古近系下干柴沟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特征。结果表明,下干柴沟组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5种沉积相。在鄂博梁-冷湖潜西地区发育了一套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马海-南八仙地区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相应地建立了下干柴沟组沉积相模式。由此更加清楚地展示了下干柴沟组沉积相分布规律,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干柴沟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系下干柴沟组储层岩石学、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等的研究,指出下干柴沟组储层主要由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组成,胶结物为碳酸盐;储层砂岩的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较差;不同构造带上孔隙的发育程度和储集性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马海—南八仙地区孔隙最发育、储集性能最好,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发育中高孔—中高渗储层,冷湖构造带孔隙发育—较发育、储集性能较好,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发育中低孔—中低渗储层,鄂博梁构造带储层孔隙相对最不发育、储集性能很差,仅发育少许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发育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认为控制研究区储层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储层的岩石成分和成岩作用,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而碳酸盐胶结和绿泥石粘土膜对储集性能的改造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古近系路乐河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古近系路乐河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共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与湖泊等5种沉积相类型,并对其各自的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柴北缘西段发育2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组合类型.西北的冷湖-潜西地区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组合,东南部马海-南八仙地区则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组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