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甲醛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甲酸导致分离输送设备及管道出现明显的腐蚀。通过分析研究工艺流程,总结装置检修的经验等明确出聚甲醛装置设备易发生腐蚀的原因是甲酸含量过高、设备材质等级不足及工艺流程不合理等问题。通过调整三聚甲醛合成催化剂硫酸含量、改变三聚甲醛反应釜进料方式及提高部分关键设备的材质等级等措施,基本解除了设备的腐蚀情况。  相似文献   
2.
将二氧化碳(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被认为是21世纪的巨大挑战,如何高效活化CO_2是将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环节。针对常见的CO_2转化策略,如CO_2分解反应、CO_2与氢化合物(氢气、甲烷、水)反应,讨论了催化转化、电化学还原、太阳能热、等离子转化技术以及各新技术协同催化技术在CO_2活化转化领域中最新应用进展。从转化率和能效的角度强调了多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并对未来CO_2转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广泛发展,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是其在应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将会对通信网络造成安全隐患.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当前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发展的经验,探究了解决的措施,以期为营造一个健康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环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聚甲醛(POM)结晶成核剂进行了分类。概述了碳酸钙、滑石粉、硅藻土等无机成核剂,碳纳米管、聚酰胺、均聚甲醛等有机成核剂,氧化镁、超细Fe粉等金属类成核剂及滑石粉/弹性体等复合成核剂对POM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对POM成核剂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5-羟色胺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 mol·L-1磷酸盐(pH=8.0)缓冲溶液中,5-羟色胺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峰电位为0.23 V;5-羟色胺吸附在电极表面,电化学反应由表面控制;根据5-羟色胺氧化过程中失去4个电子和4个质子,讨论了反应机理。5-羟色胺浓度在1.36~16...  相似文献   
6.
以Zn(Ac)2·2H2O、Fe(NO3)3·9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ZnO-FezO3复合材料.并用 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对znO-Fe2O3纳米粒子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ZnO-Fe2O3粒子基本为球形,粒径30~40nm;利用UV-331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了样品的光吸收性能,并探讨了不同的反应温度、时间及不同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光吸收强弱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Zn=1:1(摩尔比),pH=7,180℃下反应5h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光吸收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用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及原子力显微法对血红蛋白.甲基纤维素膜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显示,在甲基纤维素(MC)凝胶中,血红蛋白保持原始构象。溶液的pH(3.0~10.0)可逆地改变血红蛋白的构象,从而影响其光谱性质。原子力显微图象表明血红蛋白与MC水凝胶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研究了血红蛋白催化还原O2、H2O2和NO的机理。实验表明,还原O2和NO时,血红蛋白.MC修饰电极能重复使用,催化活性几乎不变;而催化H2O2时,催化活性下降较快,表明其反应历程有显著的差异。稳定的血红蛋白.MC修饰电极能运用于H2O2和NO2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化学药剂法是工业锅炉水除氧、阻垢、缓蚀的主要方法,而且新型药剂环保性和应用范围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简述了锅炉设备阻垢、缓蚀处理操作的重要性,介绍了结垢腐蚀的原因及常规处理方法,综述了目前锅炉水除氧能、缓蚀、阻垢操作的化学处理剂的种类、性能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在中高压锅炉系统的应用,最后对中高压锅炉水处理剂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试验室模拟聚甲醛粉料在储存罐内的储存条件,进行48 h粉料储存试验。用热重法(TGA)及气相色谱(GPC)研究了不同放置时间粉料的热失重率、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低分子齐聚物变化及熔融指数(MFR)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粉料放置时间增加粉料热失重率增加;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下降;随着粉料放置时间增加低分子齐聚物含量大大增加;但在48 h内,其MFR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
将细菌纤维素(BC)作为增强材料加入聚碳酸亚丙酯(PPC)基体中,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PC/BC复合薄膜材料,研究了BC用量对PPC拉伸性能、热稳定性能及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C用量的增加,PPC/BC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热稳定性能明显提高,降解速率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