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提出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高盐水体中三氟乙酸、五氟丙酸、七氟丁酸含量的方法,确定部分全氟有机酸很难被重铬酸钾氧化。样品以水作溶剂进行稀释或溶解,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18(4.6 mm×150 mm,5μm),以乙腈和40 mmol/L KH_2PO_4(pH=3.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 L/min,柱温为50℃,检测波长为195 nm。各种含氟有机酸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 2,线性范围为2~1 000μmol/L,方法检出限在0.002~0.01μmol/L之间,回收率在96.2%~109.4%之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原位合成的钯-三苯基膦配合物对于二乙酰一肟(DAM)均相加氢性能。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氢气分压,反应时间,溶剂,PPh3/Pd摩尔比和酸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 Ⅰ.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Ⅰ.理论述评侯昭胤*戴擎镰吴肖群陈甘棠(浙江大学化工系,杭州310027)HouZhaoyin,DaiQinglian,WuXiaoqunandChenGantang(ChemicalEngineeringDepa...  相似文献   
4.
刘贤力  侯昭胤 《化工进展》2020,39(z1):287-291
在中国,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形势严峻,本文探索了一条采用先将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铅、镉、铜、锌固定再利用回转窑协同处置并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途径。实验发现:添加适量的凹土及稳定化试剂并经稳定化处理以后,可以实现污染土壤由危险废物向一般固废的转变;进一步将稳定化处理后的土壤采用回转窑深度加工、能生产得到安全指标和产品性能合格的陶粒。经过优化实验方案后的结果显示,在铅、镉、铜、锌等重金属初始含量(上限)为2280mg/kg、592mg/kg、2000mg/kg、93400mg/kg的污染土壤添加4%的凹土(质量分数)及其他辅助材料后稳定化48h,上述重金属的可溶态检出量分别降低了50%、66%、59%、52%,经治理后的土壤可以转变为一般固废。用这种固定化处理后的土壤可以生产出合格的陶粒,而且在陶粒生产过程中逸散排放的铅、镉含量均低于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详细研究了丙烷氨氧化催化剂载体SIAL的组成及其相对合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实验发现:载体中Al2O3与SiO2的重量比存在一个最佳值,当Al2O3/SiO2在2.0~2.5时,丙烯腈的收率取得最大值;随着催化剂中载体相对含量的增大,其反应效果得到明显的改观:丙烷的转化率随载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丙烯腈的选择性在载体/活性组分(重量比)在三1.5附近达到最大,此时COx的选择性最小,当该比例在1.5~2.5时丙烯腈的收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非稳态测定丙烷氨氧化的动力学常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非稳态实验方法研究了丙烷在V-Sb/Al2O3催化剂上的氨氧化过程。测定了丙烷的消耗速率、吸附速率和吸附平衡常数。实验发现: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过程的控制步骤的丙烷在催化剂上的表面反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Al2O3-HZSM-5复合固体酸催化剂,采用N2吸附和x射线衍射(XRD)等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反应中的活性并研究其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20%的Al2O3(20%)-HZSM-5复合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在该催化剂上进行甲醇脱水制二甲醚的反应符合Rideal-Eley分子吸附机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甲醇脱水反应的活化能为38.42kJ/mol,指前因子为1171.3min^-1。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板自组装的方法一步合成介孔氧化锆材料,并利用TG-DTA、SAXRD、N2吸附和HRTEM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发现,经400℃焙烧后模板剂能够完全脱除;低角度XRD结果显示材料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N2吸附结果得到介孔氧化锆的孔径为3.7nm,比表面积为165.3m2/g。介孔氧化锆经不同温度焙烧后的XRD和HRTEM结果表明,600℃焙烧后仍能保持介孔结构,更高温度焙烧介孔结构被破坏;选区电子衍射显示在介孔孔壁上有部分的纳米晶生成。  相似文献   
9.
用浸渍-燃烧法制备了固体超强碱MgO-CaO和MgO-SrO负载的高分散铜基催化剂,并将其用于甘油氢解制备1,2-丙二醇的反应。N2吸附、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H2程序升温还原和N2O氧化吸附及CO2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实验结果显示:Cu粒子均分散于Cu/MgO-CaO(或者Cu/MgO-SrO)催化剂的表面;与Cu/MgO相比,Cu/MgO-CaO和Cu/MgO-SrO具有更强的碱性,可以加速甘油的转化。上述结果表明,甘油氢解反应中铜催化剂的活性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运用催化剂设计的集团结构适应理论,给出了丙烷氨氧化反应制丙烯腈的具体反应历程,研制了一系列丙烷氨氧化丙烯腈的催化剂,并详细考察了催化剂中V,Sb,W,Sn,P,K,Cr,Mo等组分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