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结合典型反转构造地震剖面,分析了断层型和褶皱型两类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上下皆正断层型和向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轻微;上逆下正断层型和透镜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中等;上下皆逆断层型和背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强烈。分析了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处于轻微反转程度的上下皆正断层型反转和向形褶皱型反转,以及处于强烈反转程度的上下皆逆断层型反转和背形褶皱型反转不利于油气聚集;处于中等反转程度的上逆下正断层型反转和透镜形褶皱型反转类型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2.
安棚地区位于泌阳凹陷东南部 ,来自南部陡坡的扇三角洲砂体由南向北展布 ,与继承性发育的鼻状构造背景配置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深层系储层经历了强烈的成岩作用 ,成岩演化阶段进入晚成岩 B期 ,储层物性差 ,呈低孔低渗特征 ,平均孔隙度为 4 .5 3% ,平均渗透率为 1 .0 9× 1 0 - 3 μm2 。但微裂缝较发育 ,改善了储层储集性能。形成正常原油、挥发性原油、凝析油气及天然气等多种类型的低孔低渗油气藏  相似文献   
3.
油田勘探计划实质上是一个多数方案优过程,运用石油勘探综合指数,通过公式计算,定量一勘探成功特性,一改过去优选勘探计划方案定性定量。文章应用实例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焉耆盆地有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八道湾组,小泉沟群4套烃源岩层。4套烃源岩层中,八道湾 组烃源岩层质量最优,所占体积最大,又处于成熟阶段,同时盆地模拟反映该层生烃量最大,而且原油 运移路径为从八道湾组向上到三工河组,因此综合判定八道湾组烃源岩层为主力烃源岩层。  相似文献   
5.
对欠平衡钻井技术在国内几个油田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了该技术的主要优点和技术关键,针对焉耆盆地宝221井储层特点,设计并实施了欠平衡泡沫钻井,并对该井的应用效果及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泌阳凹陷白云岩发育于深凹区核二段及核三段上亚段,形成于浅湖相和较深湖相环境,岩石类型泥质白云岩,铁白云岩为主,成岩过程中发生了压实,溶解,充填及居岩破裂等作用。形成了以溶蚀孔洞为主的储集空间,与多种类型的裂缝相配置,构成互为连通的孔洞缝网络体系,形白云岩油气藏的主要储集层,白云岩沉积规模较大,且油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7.
焉耆盆地八道湾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焉耆盆地八道湾组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认为八道湾组储层孔隙不发育,储集空间以原生残余粒间孔和残余粒内溶孔,裂缝为主,属低孔,低渗-特征渗储层,并对八道湾组储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储层发育的状况,以压汞参数作为储层定性评价的定量指标,把焉耆盆地侏罗系八道湾组的储层分为5类,并指出了步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石油地质学中极为重要的油气成藏研究入手,分析了油气成藏研究历史,划分了3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以油气藏背斜说或重力说为代表。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70年代末)为以Tisso有机生油理论、油气二次运移聚集原理及我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为代表。第三阶段(80年代-现在)以油藏描述、盆地模拟、储层地球化学、含油气系统和成藏动力学系统为代表。从地温场与地压场、成藏史、含油气系统、成藏动力学系统和盆地模拟等5个方面讨论了油气成藏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储量信息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结合油田实际情况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探明、控制、预测储量和可采储量的储量信息管理系统 ,其主要的功能包括储量数据和图形的输入、输出、查询、统计、分析等。系统的建成 ,能方便、快捷地为生产和科研活动提供数据支持、决策支持、管理支持。  相似文献   
10.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及聚集规律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泌阳凹陷是南襄盆地中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为一南断北超式箕状凹陷.核桃园组沉积时期为凹陷的主要断陷期,深凹区形成了巨厚的生储盖组合及3大类9亚类油气藏.目前发现的油气藏均围绕生油凹陷呈环状分布,由浅至深,分别为稠油、正常油和凝析气藏.因凹陷北部为一长期抬升的继承性斜坡,为油气大规模运移的指向区,所以该区为油气的主要富集区.区内的两组断裂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遮挡条件,有利于形成断鼻、断块油藏.核桃园组三段的厚层泥岩为该凹陷的区域性盖层,油气藏均分布于此泥岩段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