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自Frederick Clapp于1910年在其具有里程碑论文中将断层构造作为有意义的石油圈闭描述以来,断层在沉积盆地石油运移和聚集中的各种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石油圈闭中的断层分析向两个截然不同但又相关的思路发展:1)断层闭合,和2)断层岩封堵。在上世纪大部分时段,断层圈闭的几何闭合以及断层形成的储层封闭并置成为研究和工业应用的焦点。这些研究和应用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人们研究出了一些有关沉积盆地几何形态和运动分析的构造地质定量方法,以及板块构造学提供了一种根据产生应力的板块边界特性来探讨断层和盆地关系的综合方法。在过去20年中,由于3-D地震成像技术能更好地分辨出断层构造,对断层封堵产生的储层封隔进行了更加透彻地研究。近几十年,对断层构造的几何特征,断层带各种封堵作用的识别,以及断层岩石物性的定量评价都有了显著的发展。 断层封堵分析已经从2-D断层并置分析向包含有断面、断层传导率、以及并置储层单元的3-D模型方向发展。目前的断层封堵评价方法大都集中在碎屑岩储集层中的正断层上。在冲断层和碳酸盐岩储集层中,断层封堵作用为我们的知识盲区。页岩涂抹已经有效的应用于砂泥岩层序中同生沉积断层的封堵评价。然而,断层封堵分析如果仅考虑页岩涂抹,则会忽视断层带其它重要的封堵作用,特别是破碎作用和胶结作用。无论断层破裂前曾遭受过什么封堵作用。断层在其活跃时期都是地下流体的运移通道。因此,断层封堵评价应当采用包含断层运动、断层带作用和流体流动的4-D模型。这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过,地下断层应力分析和断层封堵的综合分析已经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对沉积盆地中断层岩的低渗透性、高毛细管作用特征的认识促进了断层圈闭的油气勘探工作。从单相流模拟转向沿断层带的多相流或者混相流模拟对油气勘探将有更大的帮助。近期研究,已经将断层要么渗漏、要么封堵这种陈旧的两极化观点转化为更为复杂的、反映断层流体流动特征的现实观念。目前断层封堵评价的主要缺陷是缺乏详细的资料,以及需要对数值模型进行精确的标定。这表明经验数据仍将构成近期断层封堵方法发展的基礎。  相似文献   
3.
在对孔雀1井实钻地质、录井、测井、测试、化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该井天然气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储盖组合、油气藏类型,并对油气层特征进行了评价,进而探讨了油气成藏模式。针对孔雀河斜坡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对本区的下步勘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核桃园组烃源岩发育,有机质丰度高,成烃潜力大,主力烃源岩大部分已经成熟,形成了丰富的油气资源;而南部和北部扇三角洲体系大多数都伸入生油区内,形成纵向交互叠置的多套生储盖组合。油气输导体系主要由砂体和断裂系统构成,在砂体内部,由孔隙结构分布差异形成油气优势运移通道。为了在油气勘探上有所突破,经研究认为,下一步应重视深层系和浅层系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5.
6.
使用杆式抽油机控制器可以减少泵输时间和减轻液面撞击 ,在保持总产量不变的同时 ,可以节约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发化学控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稳油控水"是高含水后期控制油气生产成本、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必由之路.油井产水可能引起磁化井出现结垢问题,易导致细颗粒运移或砂层表面被破坏,增加对管壁的侵蚀,连同其他问题一起,静液压负载可能损坏油井.尽管出水问题是石油生产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应当尽可能延缓其开始产水的时间,或延缓产水量的上升.为此,我们研究了包括机械和化学方面的许多控水措施.已被广泛使用的简单封堵技术有:使用水泥,机械堵塞,交联凝胶.很多新颖的概念,如相对渗透率调整(RPM)的应用也已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这里主要对化学控水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这里我们使用“现场地震寿命”(LoFS)地面排列所获得的数据并结合一种偏移形式的方法,对Valhall油气田6.5小时水力压裂作业过程的微地震事件进行了定位。该方法完全是自动的,而且所需的用户输入数据很少。这使它应用于LoFS这样的地面排列数据十分理想,因为单一检波器的记录无法检测各个微地震事件的信号。我们首先在偏移结果中确定了1111个事件,其中包括震源在储层内部及其上方的一个重要事件组,它形成了一个倾角近于垂直的平面形态。应用聚类分析将形成这一平面的361个事件从原始数据组中分离了出来。在整个压裂注水过程中都记录了微地震事件,同时在大约4.75小时之后出现了一个很大地震活动高峰,它与井底压力的增加是同步的。利用各种合成测试检查了所得出结果的分辨率和可靠性。用于定位微地震事件的三维速度模型的适度干扰(±5%),主要使微地震事件的深度产生了静态移动。但使用一个均质模型会使成像能力有相当大的下降。为了确定微地震事件检测所要求的最低信噪比,我们还做了一系列半合成测试(有真实噪声的合成数据)。我们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信噪比大于0.25的事件,此极限值与数据的相干噪声性质有关。双偶震源的实验显示,我们的研究步骤不可能检测到与平面事件分布一致的断层运动。因此我们认为观测到的震源不具有与平面分布一致的机理,同时/或者它们含有明显的非双偶分量。这些事件的一种可能解释是,井下激发的弹性或压力波前在储层内和附近排列的断层上引发了微地震活动,而那里的原地应力已接近于破裂所要求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复杂构造下伏地层的CRP(共反射点)射线路径和振幅变化特征,对后续地震资料的研究如叠前反演、AVO(振幅-炮检距关系)特性分析至关重要。采用射线追踪法进行地震正演模拟,将过邻近井地震偏移剖面解释成果应用于复杂构造模型的设计,对复杂构造下伏地层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常规的复杂构造勘探方法所获得的CRP道集,其地表接收点关于CRP非对称性严重,陡坡带底界面上共反射点覆盖次数和反射能量横向变化不均匀性严重,仅在局部地段达到满覆盖次数,复杂构造对下伏地层反射动力学特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位于得克萨斯州的Panhandle油田是 4 8个州中最大的油田之一。利用空气钻直井或用常规过平衡钻井技术钻大位移水平井开发了这些浅层的储量。由于地层压力低 (在 6 0 0lb/in2 范围内 ) ,因此 ,枯竭是一个主要问题。此外 ,过平衡模式的钻井也显示不出协调的产能趋势。作业人员决定钻 3口欠平衡水平井 ,作为对其有效性评价的典型研究。所有 3口井全部成功完钻 ,且与常规补偿井相比 ,其产量明显提高。考虑了详细的油井设计和欠平衡模式 ,这些模式要考虑地质、油藏枯竭和邻近水层等因素。在常规补偿钻井和完井的基础上 ,对 30 0 %~4 0 0 %的增产速率进行了详细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