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1.
松科1井是一口科学探井,为准确获取地层层面和裂缝产状等要素,进行松辽盆地地层、沉积和石油地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该井应用了定向取心技术。针对科学探井对岩心质量要求高及该井裸眼井段长、取心进尺长、地层岩性变化频繁、取心施工难度较大等问题,采取加长刻刀座轴向长度,增加岩心爪与刻刀座表面光滑度,优选取心钻头,调整钻井液性能和选择配伍性好的钻头与刻刀座、合理的钻进参数等措施,保证了定向取心收获率,取心累计进尺103.66m,收获率99.85%,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岩心资料。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表面活性剂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作用, 一方面可用表面活性剂来提高水合物的生成速率, 因天然气水合物的巨大储气特性和方便、安全的存储方式使其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前景; 另一方面, 可用表面活性剂来抑制水合物的生成, 在天然气的整个流动过程中, 一旦形成水合物, 就会造成设备及管道堵塞, 影响正常的生产和运输, 甚至造成停产等事故。所以, 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来避免水合物的生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为典型低渗、低压、低丰度、低产的岩性气藏,针对苏里格气田苏10-30-38H井排液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应用连续油管液氮排液技术,并对连续油管类型、液氮注入排量、排液方法、连续油管下入深度、液氮用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排液效果。该工艺排液速度快,施工安全,可为低渗气藏水平井试气及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油井水力压裂后产量变化的混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沌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打破了基于牛顿科学思想的拉普拉斯决定论,一旦预测对象具有混沌特征,其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能发生根本改变。目前还未见有关油气井产量变化混沌特征研究的报道。采用相空间重构和关联维数提取技术,对西部某油田一口油井水力压裂后60d的产油量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该井产油量时间序列的饱和嵌入维数和对应的吸引子维数分别为9和3.44,由此发现该井压裂后产油量变化具有混沌特征;其主要影响因素,亦即影响油井产油量变化的基本变量为4~9个。从而为单井产油量预测模型的建立,特别是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输入层节点输量的选择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气井单井控制储量的确定在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低渗透气藏的渗流特点是非达西流动,即存在启动压力。以往计算单井控制储量的方法均未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但是在现场实际运用中,常常需要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因而提出了在低速非达西流动情况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时的单井控制储量的确定方法。从基本数学模型出发,推导出了相应公式。利用该公式对某井进行了单井控制储量的计算,并且同用常规动态方法计算的单井控制储量相比较,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实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以蒸汽多轮次吞吐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O_2-蒸汽混注方式对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效果的改善。实验表明,CO_2在原油中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通过与蒸汽混注可以使原油物性特征发生较大变化,进一步改善稠油流动特征,蒸汽-CO_2驱方式的驱油效率较纯蒸汽驱提高了约12%,并且含水上升速度也更小。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开展了稠油油藏CO_2辅助蒸汽吞吐方式的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参数中油层厚度与原油黏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较大,并分析了各注采参数的影响。最优的实施方案为注汽速度200 t/d,气汽比1∶1,蒸汽干度0.7,焖井时间5 d,排液速度140 t/d。  相似文献   
7.
苏丹六区钻井取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苏丹六区钻井取心工具及技术,分析了保形取心和玻璃钢取心工具的结构特点,结合苏丹六区地质特征.通过改进取心工具、优选取心钻头、合理选择钻进参数等措施.解决了该地区松散地层取心收获率低、常规取心岩心质量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稠油降黏冷采是一种重要的稠油开采方式,研究合成了两亲性聚合物降黏剂L–A,并利用乌氏黏度仪、电导率仪等对L–A剂进行性能评价,与非离子型降黏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吐温–80、阴离子型降黏剂石油磺酸盐(WPS)和烷基硫酸钠(SDS)相比,L–A剂耐温降黏效果良好,耐温120℃.室内物模驱油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单一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