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渤南区块沙三储层以泥页岩为主,层理和微裂缝发育,采用常规水基钻井液水平钻进时,维持井壁稳定的难度很大。室内研究形成了柴油基钻井液和低芳烃油基钻井液配方,考察了其基本性能、封堵性能和抗原油污染性能。研制的柴油基钻井液在渤页平1井进行了现场应用,低芳烃油基钻井液在渤页平2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现场应用中未出现因钻井液导致的井下故障,起下钻通畅,无掉块,电测井段井径扩大率均小于3%。室内评价试验和现场应用表明,强封堵油基钻井液具有性能稳定、抑制性强、井壁稳定性好、润滑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泥页岩水平井钻井施工。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解决济阳坳陷新生界地层井壁失稳问题,从盆地构造带分布、古沉积环境、岩性特征、流体性质等方面入手,对多年来大量实钻井失稳的井段进行地质归类分析,找出了井壁失稳的地质条件和地质因素。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根据井壁失稳情况,研究得到了5种解决井壁失稳的钻井液技术。同时,结合目前高温高压钻井液现状,针对新生界地层特有的高地温梯度情况,对如何解决深部硬脆性泥岩垮塌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钙质硬脆性泥岩地层井壁失稳、钻井液高温耗土、有效封堵、钻井流体性能合理控制等技术思路。实践表明,5条应对井壁失稳的技术对策,对于解决与济阳坳陷新生界地层类似地层的井壁失稳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孤北油田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损害机理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孤北油田属胜利油区开发难度大的油藏类型,主要原因是该油田低渗透砂岩储集层在不同演化阶段经历了错综复杂的成岩作用,造成原始储集层格架内孔隙体积的缩减,致使钻井过程中被入井液严重污染。为了认识孤北油田油层渗透性损害过程,采用岩石矿物鉴定、样品微区电镜扫描等技术,结合钻井施工过程中配置的入井液性能,对其低渗透砂岩储集层的岩性分布及成分、结构的不均衡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钻井过程中入井液的固相微粒迁移、钻井液滤液侵入和黏土矿物影响对储集层渗透性损害的机理。提出了孤北油田在钻井过程中保护低渗透砂岩储集层的措施:采用正电胶钻井液体系;钻井过程中进行钻井液密度动态调整,保证近平衡压力钻进;采用屏蔽暂堵技术阻止钻井液(尤其是其中的固相微粒)进入储集层。采用正电胶钻井液体系和屏蔽暂堵技术后,以往低效试产井区新钻的井试产获商业性油流,获得明显经济效益。表2参3(张守鹏摘)  相似文献   
4.
合肥盆地安参1井褶皱断裂带钻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参1井是合肥盒地第一口参数井,在钻井过程中易出现井斜、井壁掉决、扩径、起下钻阻卡严重等复杂情况,为此,采取简化钻具组合、调整钻井液性能、优选钻头类型,使井下复杂情况有所缓解,且提高了机械钻速,顺利始至设计井深。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评价分段控流完井技术的应用效果,基于累计产油量、日产油量年递减率、年平均含水率和含水率年上升幅度等4项生产指标,建立了理论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理论评价方法以D311P5井为实例井,使用数值模型计算常规完井条件下实例井的生产指标,以搭建起分段控流完井条件下实例井与常规完井条件下2口邻井实施对比的中介桥梁,该方法适用于应用井较少或需要精细评价特定井的情况;综合评价方法以D311断块为例,为12口实例井匹配24口邻井,建立96个对比样本,充分利用现场生产数据对比分析实例井及其邻井的生产指标。理论评价结果显示,D311P5井在常规完井方法条件下的生产指标与2口邻井基本持平,该结果与这3口井开采条件相近的实际情况相符,而D311P5井在分段控流完井条件下的生产指标明显优于其常规完井条件;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实例井生产指标优于邻井的对比样本为70个,占比72.9%。研究结果表明,分段控流完井技术在D311断块的应用效果良好,达到了增油、稳油、控水的目的,对其他区块完井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钻井液优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胜利油田在PHP混油泥浆体系的基础上,加入MMH、防塌剂、原油、乳化剂等辅助处理剂,形成了适合钻各类水平井的PHP MMH聚合物混油泥浆体系。本文对该泥浆体系的配方优化、携岩及润滑性能的提高、保持井眼稳定及井眼防漏堵漏的措施、泥浆日常维护措施等进行了研究分析。该泥浆体系已成为国内配方简单、工艺成熟、成本接近一般定向井和直井的新型泥浆体系。  相似文献   
7.
硅酸盐聚合物泥浆在诸参1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硅酸盐聚合物泥浆室内试验和在诸参1 井的现场应用情况。该类泥浆体系较目前常用的聚合物、正电胶等泥浆体系在岩屑回收、平衡吸湿量等抑制特性方面, 具有显著优点。另外, 该体系还具有独特的胶体结构, 对微裂缝地层具有显著的封堵作用, 较好地解决了常规堵漏技术难以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耐温耐盐深井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胜利油田地质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一套高固相容量的耐温、耐盐聚磺钻井液体系和一套适合于钻深层古生界地层的无粘土低固相体系。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聚磺钻井液基础上.通过应用新型硅氟类处理剂、聚合醇处理剂,能够大幅度地改善体系在高温下对高粘土、高固相的容纳能力.极大地改善了高温下对体系流变性和滤失量的控制能力.提高了体系的整体热稳定性,降低了钻井液成本。无粘土低固相耐温钻井液体系可用于井温为140~179℃的深部潜山储层的钻探,该体系不仅满足安全钻井需要,而且为解放油气层提供了工程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作为钻井液常用处理剂在钻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对储层的伤害也日益被人们关注。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评价低渗储层钻井过程中聚合物对近井地带伤害的方法,在充分调研国内外聚合物伤害模拟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低渗储层近井地带聚合物伤害模型,给出了可用于计算机编程的求解方法,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钻井过程中影响聚合物伤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伤害发生在近井地带,随着地层渗透率降低,伤害深度和程度都降低;随着压差增大,聚合物伤害程度增加;聚合物质量浓度增大,可降低工作液的滤失量,减小聚合物的伤害半径;毛管力对聚合物伤害的影响较小;启动压力梯度可降低聚合物伤害,但当其较小时,对聚合物伤害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田页岩油藏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相继在罗家等区块部署了页岩油藏水平井,用于页岩油的开发。页岩地层层理和微裂缝发育,钻井过程中极易引起井壁失稳问题。同时,由于水平段较长,也存在着润滑、井眼清洁等难题。针对施工难点和风险,研究制定了页岩油藏钻井液方案,二开采用胺基钻井液体系,三开采用油基钻井液,顺利地完成了钻井施工。就胜利油田页岩油藏钻井液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针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页岩油藏的勘探开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