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增产增收以及为黑龙江省水田发展谋取新的增长空间出发,在黑河市爱辉区高寒高纬度水田种植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提出在第四、第五积温带进行水稻种植的条件完全具备,确定了水田北扩的范围为北纬48°~51°之间的黑河市6个县区、大兴安岭的呼玛三卡地区和伊春市的嘉荫县,并提出了水田北扩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魏邦记 《水利天地》2012,(12):18-20,37
黑龙江省现有大型灌区35处、中型灌区300处、小型灌区7900多处,以全省20%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全省粮食总产的40%,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传统的灌区建设和节水改造是以灌区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为主导,强调多引水、多灌溉,但这种以工程水利为主导的灌区建设往往过度重视灌排工程的输配水效率和灌排能力,忽视了灌排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许多灌区存在盲目扩大灌溉面积、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3.
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水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课题, 文中详细介绍了黑龙江省为此而发展起来的各种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以及黑龙江省目前节水灌溉的状况和1999 年至2005 年发展节灌溉工程的计划。  相似文献   
4.
实行流域管理是农业供水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农业供水量占总用水量70%以上,农业供水实行流域管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推行农业供水流域管理的思路和步骤包括:以流域为单元制定水资源发展规划并确定各地水权指标,建立流域供水管理机构,建立流域供水统一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和完善控制性取水工程,加大宣传提高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积极推进水权流转等.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黑龙江省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节水灌溉思路、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行政审批是政府履行职能,实行管制的一个重要手段。理想的行政审批制度应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基点,有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行政审批制度与特定时期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渊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资源稀缺与加快实现工业化的矛盾和特殊的历史背景,在经济体制的设计上,历史地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伴而生,逐步建立了一整套行政审批制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立河长制是制度创新,本文研究了黑龙江省河长制工作进展和实践,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渠道防渗最大的问题是冻胀变形。文章总结了省内近些年常规的渠道防渗模式,剖析了各种型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省44处大型灌区中。有20处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规划总投资56.41亿元。设计灌溉面积55.67万hm^2。“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争取灌区建设资金。5年来共完成投资17亿元,新增水田面积10万hm^2,改善水田灌溉面积11.27万hm^2。年新增农业生产能力6亿kg。年新增收入11亿元。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粳稻基地,水田发展关系全省粮食生产的全局,更关系全国粮食安全.文章从农田发展历程、优势、战略和农田的主要保障措施等方面对黑龙江水田发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