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5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水蓄能电站水工水力学专题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7月5日至8日在广州召开。 会议收到论文31篇,有25个单位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介绍了已开始施工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科研情况,交流了十三陵、天荒坪、羊卓雍湖、青石山等设计中的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工水力学问题。20名代表就论文作了大会发言并就抽  相似文献   
2.
加快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经验表明,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措施。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淤地坝,保证其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发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黄土高原建设生态型、节水型和可持续发展型淤地坝的技术思想。  相似文献   
3.
伊朗坝工建设中有几项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主要包括:高水头泄洪洞采用空间曲线的布置方式;高水头溢洪道采用分流墩型窄缝挑坎;土石工程中采用混凝土涵洞导流并在导流后改建为永久泄水建筑物,高坝溢洪道空蚀破坏和修复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防洪挡水式自溃堰——Hydmplus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适用条件,以及目前在国内外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与其他几种常规闸门结构形式,包括弧形闸门、平板闸门、水力翻板门、橡胶坝等,进行了经济和安全可靠度对比.研究表明,Hydmplus是一种可用于中小型水库泄洪设施设计或改造的理想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五强溪水电站右消力池底板块失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利用总流动量系统地分析了宽尾墩消力池的消能机理,导出有关水力计算公式,并详细地阐述了消力池底板块的稳定性设计,针对五强溪水电站右消力池的泄洪运行情况,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从流态结构,板块的稳定性受力等方面,分析了消力池底板块失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杨校礼  高季章  刘之平 《水利学报》2005,36(9):1133-1137
为满足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和工程需要,本文对有加强肋板结构的三岔管内水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采用SIMPLEC方法进行压力迭代,求解三维k-ε紊流方程,选取不同的肋宽比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物理模型试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证明数值计算能复演三岔管管内水流运动。通过Box-Cox变换选择合理的回归模型,对分岔管肋宽比进行优化分析,得到肋宽比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7.
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建设体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我国的国情和发展目标看,水电开发和建坝是非常有必要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又有负面的影响,对此应进行科学分析.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虚拟仿真及应用研究"设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文设想构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数字化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完成多比例尺、多数据类型的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与国土状况信息的数字集成;通过西线调水区、输水沿线、受水区和后备水源区的数字仿真手段,对不同现有及存在的可能调水方案的工程可行性、有效性等予以综合分析和比选,并制定受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友好的消能技术——内消能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生态环境友好的角度阐述了内消能技术的优点.总结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的进展,介绍了内消能的主要关键技术.通过小浪底和公伯峡两个工程的水力学与结构原型观测资料与模型试验资料的分析,指出正确设计和施工质量良好的内消能泄水建筑物能够安全运行,对今后相关技术的研究方向与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景洪水力浮动式升船机输水系统采用等惯性原则布置,但由于水流的随机性及输水系统制作、施工误差等原因,在充泄水过程中,各个竖井水位不可避免地存在水位差,不可能完全同步上升和下降,竖井水位的不同步将会增大机械同步系统的受力。论文提出减小竖井间水位差的措施-在竖井底部中隔之间设置连通廊道,并通过数值计算对其设置方式及尺寸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