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和地质勘察资料,对具有一定坡度和深厚填土区域地基处理失效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得到如下结论:(1)在黄土地区地面沉降可分为4个阶段即增长期、平稳期、加速期、以及最终稳定期,黄土的沉陷是造成沉降再次加速的原因。建议黄土地区沉降监测应该予以加长,以确定最终的稳定期。(2)黄土的沉陷不仅使地表发生不均匀沉降,也会改变黄土区桩基的力学性质,造成桩基下部土体的变形。单纯依赖桩的刚度来控制结构变形是存在风险的,也应该控制桩侧土体变形。(3)在具有坡度的黄土区域,地面标高较低的一侧土体胶结作用较弱,且该区域承担更大的上部填土荷载,这是导致地面标高低的区域发生更大变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钙质砂剪切特性,对某岛钙质砂进行4组固结排水三轴试验,其围压分别是50、100、200、400 kPa。应力应变曲线表明钙质砂体变先剪缩后剪胀,在剪胀发展的过程中伴随应变软化现象。为进一步探究钙质砂应变软化的原因,筛除粒径小于0.5 mm,重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颗粒的钙质砂并没有出现应变软化现象。给出如下结论:(1)应变软化出现的位置比较偏后,且随着围压的增长,峰值强度会逐渐后移;(2)在低围压条件下钙质砂颗粒破碎诱发的应变软化可能性低;(3)细小颗粒诱发扁平状钙质砂出现定向滑移是试样表现应变软化的关键因素;(4)围压越高细小颗粒诱发应变软化的难度越大,峰值强度逐渐后移,并伴随着剪切带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三峡水库蓄水后,重庆主城两江汇流河段水质发生较大变化,为研究两江汇流口污染混合区变化规律,采用二维水质模型,基于概化的数值区域,对污染混合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汇流口污染混合区范围特性.分别从不同保证率、不同排污负荷、不同排污口等方面进行组合分析,以揭示污染混合区的变化特性.结果显示:河道流量越大,污染混合区越长;两江汇流口顺直河段污染混合区相对较长,弯曲河段污染混合区相对较宽,污染混合区范围基本与排污负荷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扩建隧道爆破振动对邻近既有隧道衬砌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安全判据,以二庄科隧道扩建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测试与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近距离既有衬砌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振速峰值和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距离爆破开挖面约1.5b范围内(b为建筑限界宽),既有衬砌的爆破振动衰减速率较快,然后逐渐趋于平缓,两侧基本呈对称分布规律;而距离爆破源最近的既有衬砌迎爆侧边墙振速峰值最大约为背爆侧的5.6倍,上拱部和仰拱其次,背爆侧边墙最小,因此迎爆侧更容易发生破坏。数值模拟与现场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也验证了现场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同时建立了基于振速峰值和最大拉应力的安全准则,得出既有衬砌安全振速判据为10.73 cm/s,从而确定单段最大允许装药量应控制在41.05 kg以内,保证了既有隧道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5.
摒弃组合体系的相互干扰因素,采取单项分析方法,对放坡和排桩组合体系下的深基坑进行放坡段单项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措施,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裴国平  陈培帅 《山西建筑》2012,38(21):101-103
依托ABAQUS大型有限元程序,以坡体塑性区贯通和关键点位移突变为失稳判据,实现边坡强度折减法的参数化训练模型,计算了一个边坡算例,通过与Bishop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参数化训练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谷竹高速公路某段边坡,对坡体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抛石挤淤防波堤的断面形态,研究表明防波堤断面形态为淤泥面正梯形和淤泥面下倒梯形的组合。直接抛石成堤的防波堤,需加厚加宽护坦才能保证防波堤的整体稳定。结合海阳港防波堤工程,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了16组不同厚度和不同宽度的护坦组合,得到了最优的护坦参数。  相似文献   
8.
对山岭隧道三维激光扫描及数据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双站拼接精度高于全局拼接;提出扫描仪与标靶夹角最佳控制在10°以内,最大角度可控制在50°以内;提出每40m(2站)加设控制点减小拼接误差以及保持相同的测站位置减小扫描采集误差;研发了三维激光数据处理平台,提出了两测站点云无缝裁剪以及设计断面阀值去噪、离散点去噪、图像去噪综合去噪方式,集合了变形监控、侵限分析、二衬厚度、方量等功能,实现了点云拼接、去噪、目标数据一键提取、侵限分析、方量计算、数据分析等。  相似文献   
9.
基坑原先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撑的围护形式,项目要求快速投入使用运行,原设计方案不能满足工期要求。综合分析工程周边环境及地质情况,优化设计采用了SMW工法桩结合双排桩的支护形式,大大缩短了工期,满足了工程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铁浅埋暗挖区间下穿废弃人防工程施工,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涌水涌泥和隧道结构变形,影响隧道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以某城市地铁区间下穿废弃人防工程为例,阐述了突涌泥整治施工要点,介绍了微动探测对废弃人防探测的适用性,提出了将两台阶法变更为CD法可安全通过废弃人防涌泥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