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1.
(一)梯田发展简史梯田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我国中原地区农业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诗经》中,就有“原隰既平,泉流既清”的诗句,反映了当时平治水土的情况。四川彭水县东汉古墓中出土的陶器模型(今藏南京博物馆),有12条弯曲的地埂,相接如鱼鳞,略呈阶梯形,很象今日四川山区的梯田。到宋代有了高山梯田,范成大的《骖鸾录》记载:“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这是“梯田”一词出现最早的记载。元、明、清各代都对梯田的修建和种殖,积累了宝贵资料。这是随着人口繁衍,垦殖日盛,逐步向浅山、高山开垦陡坡,增产粮食,并不断在生产实践中探索保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由于农村中互助合作事业的发展,合理调配和使用人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此大批劳动力,投入山区伟大的改造自然的工作。如培地埂修梯田,已在各地全面普遍的开展,尤其下雨天培地埂已成为群众的反好习惯。但是培地埂修梯田等田间工程,仍然停留在小农经济的技术基础上,如有的培地埂没有掌握自上而下的原则,东搞一片,西搞一片,或下面做了而上面没有做,有的在平地上和水流不到  相似文献   
3.
1958年,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随着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天水站的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工作,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试验站积极地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水土保持运动,深入了农村,巩固提高了重点,积极地总结和推广了梁家坪园田化丰产试验、洋槐根蘖繁殖、四季造林、草木樨压青、果树丰产等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