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前言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位于红水河上游的南盘江上。横跨黔桂两省区,为低坝长隧洞引水式开发,装机容量132万kw。是我国目前在建的大型水电建设工程之一。1982年开工,1992年1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 3条引水发电隧洞,为该电站重要的主体工程。单条隧洞长度9.55km,开挖洞径9.5~1O.8m。隧洞全线85%的洞段通过石灰岩、自云岩分布区,岩溶强烈发育。15%的洞段通过砂页岩分布区,褶皱、断裂发育。隧洞区和沿钱工程地质条件相当复杂。本文主要论述隧洞围岩稳定问题;隧洞岩溶稳定问题;隧洞岩溶涌水及外水压力问题和隧洞岩爆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委托土耳其组织委员会,于1981年9月14日至22日在伊斯坦布尔召开了在可溶岩上建筑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国际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29个国家的300名代表;我国派出了由电力部、水利部、铁道部和五机部有关人员6人组成的工程地质代表团。  相似文献   
4.
天生桥二级电站调压井上部岩质高边坡,处于中山包背斜核部,由中山迭统秒岩夹泥页岩组成.开挖边坡总高度120m,宽度150m,分为9级马道,马道间边坡角45°~67°。在开挖过程中,主要在最下一级边坡上,高程688m附近,发现一些予裂炮孔残壁沿层石发生有规律的错位现象,最大变形量达22.47cm.其形成机制是由于边坡开挖卸荷造成地应力释放,导致岩体回弹变形所致.  相似文献   
5.
岩体抗剪强度单点试验法,是一种既科学、又经济,即合理、又可靠的最新的宕体抗剪强度试验法,其精度已经过科研和生产实践所验证。单点试验法岩体破坏的机理是:在一定的法向荷载作用下,剪断面是依据不同部位岩体抗剪强度的大小逐次发生的,每一组荷载试验,均可获得一个“峰值特征点”,由数个特征点连结的τ-s和τ-σ曲线,是求取、C的主要依据。在剪断面上,爬坡角i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它能真实地反应实际地质体的力学特性。它与多点试验法成果相对比,差值甚小,完全有理由用单点试验法逐步取代多点试验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典型峡谷区深岩溶及岩溶渗漏问题研究》科研成果中10项创新点和2个突破点的具体内容,并对其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7.
由贵州水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和水电工程地质情报网西南区学术团体,共同主持的水电西南区工程地质学术交流会,于1989年7月24~27日在贵阳市召开。这次会议除西南三省的水电有关单位参加外,还  相似文献   
8.
猫跳河四级水电站,1970年建成发电.首部枢纽为双曲拱坝,最大坝高54.7米.引水发电隧洞及厂房设于右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4.5万千瓦。坝址河水位1054.0米,正常蓄水位1092.0米,厂房尾水位1025.0米,坝址与水库均在岩溶强烈发育的深山峡谷区,岩溶相当发育.经  相似文献   
9.
在岩溶地区修建大坝和水库,主要是岩溶渗漏问题。由于渗漏,影响水库不能正常发挥效益,甚至危及大坝及其他建筑物的安全。近百年来,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岩溶地区修建库坝,其中多数是成功的,但也有少数失败,因此,岩溶渗漏问题是工程地质人员和设计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在概括地总结国内外一些岩溶水库坝址防渗帷幕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对帷幕的轮  相似文献   
10.
邹成杰 《红水河》1996,15(3):46-48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引水发电隧洞,85%的洞段分布坚硬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开挖过程中发生了频繁的岩爆。进行岩爆的烈度分级,是一项重要的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将岩爆分为4级,特强岩爆之外,强列、中等及弱岩爆,在该电站隧洞中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