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响洪甸水库位于安徽省大别山区的西淠河上,与佛子岭水库,磨子潭水库和拟建的白莲崖水库构成一混联水库群,共同承担灌溉及下游城市供水任务。响洪甸水电站原装设4万kW常规机组,后扩建8万kW抽水蓄能机组,构成装机容量12万kW的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响洪甸混合工蓄能电站不仅具有调峰,填谷,发电备用等作用和效益,还可增加灌溉供水和泄洪流量,改善水流加调度方式,有利于水库群增加发电和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该文探讨了利用响洪甸已建综合利用水库扩建成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调度方式和效益分析问题。研究了电站所在水库群的补偿调度方法,重点讨论了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常蓄结合”的调度方式,寻求抽水蓄能发电与常规来水发电间的合理配合;分析了响洪甸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不仅具有调峰、填谷、发电备用等作用和效益,还具有增加灌溉供水和泄洪流量、改善水调度方式、有利于水库群增加灌溉供水量和发电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利用已建水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要搞好统一规划、综合协调,要研究合理的补偿措施和做好水库调度确保电站正常运行.在水库调度中要研究水头保证率和蓄能电站出力受阻机率与受阻程度,水源条件应能确保蓄能电站的正常运行,要特别重视水库在枯水期的运行方式,要在水库中保留发电专用水量,并估计因此产生的对水库其它供水任务的不利影响,明确分析在特枯水年份蓄能发电与水库供水矛盾的集中程度,并研究相应情况的处理措施,以确保蓄能电站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七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要求,已审批但未进行水资源论证的规划,应开展水资源支撑条件的评估工作。为做好该项工作,根据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节水评价工作和水资源管理等要求,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工业园区水资源支撑条件评估关键技术进行探讨,提出了评估工作的侧重点、评估报告的组织框架,指出了评估工作的重点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以期对工业园区水资源支撑条件评估报告的编制与审查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邱玉怀  王平 《小水电》1998,(6):23-25
以雷公井水电站为例,探讨缺少实测泥沙资料的小水电工程的泥沙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水库来沙量、淤积量及其分布,分析了泥沙淤积对发电效益、水库回水及水库排沙运行方式的影响。分析计算成果为雷公井水电站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初步依据。图2个,表1个。  相似文献   
6.
征地移民设计是水库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科学而准地界定水库的淹没影响范围,是进行淹没帝物指标调查和移民安置规划的前提。本文从洪水标准的确定,泥沙淤积,回水分析及浸没和风浪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白莲岩水库淹没影响范围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改进水库群供水或灌溉径流补偿调节方法,提出以水库群内各水库均衡供水、总弃水量最小为原则的改进思路,把常规的各水库之间确定型补偿改为各水库分时段动态补偿,以水库群各水库弃水之和最小为目标,以各水库实时空闲库容系数作为判断条件,确定各水库蓄放水次序并分配计算放水量。使用时历法长系列连续计算,统一常用的水库群径流补偿调节模式,结果可以获得比原有常规方法更合理的供水或灌溉过程和水库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是驷马山灌区规划骨干工程,承担向驷马山上游灌区肥东县部分灌区和定远县江巷水库灌区的供水任务。江巷水库建设后,为及早发挥江巷水库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建设迫在眉睫。如采用常规的明渠输水方式,滁河四级站干渠工程征地数量多,不符合国家实行的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且实施难度大。本文总结了工程设计的难点,简述了干渠工程输水方案与总体布置、干渠暗涵暗挖段施工方式以及干渠近、远期工程建设方式等设计特点。对干渠工程,采用有压地下暗涵输水 + 末端泵站提水的方案,对干渠暗挖暗涵段,采用遁构机掘进施工方案,对干渠明挖暗涵段,采用近、远期结合一次性建设方案等,分析认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滁河四级站干渠近期工程设计对灌区类似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邱玉怀 《治淮》2023,(7):6-8
2020年巢湖流域发生大水,暴露出巢湖现有防洪体系与重要区域防洪保护要求不相适应。文章以防御2020年型100年一遇洪水为目标,研究了巢湖洪水出路安排方案,提出了高标准加固并局部扩建巢湖泄洪通道、新建生态湿地蓄洪区、建设大型对江排洪泵站、建设完善防洪调度信息化系统的巢湖防洪治理规划布局,为实施巢湖进一步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