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解决峡江水利枢纽泥沙淤塞库区,避免泥沙进入电站,对取水防沙原设计方案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改进了拦沙坎的布置方案,提出拦沙坎头部上延与上游自然河湾平顺衔接,以使形成的人工弯道环流导流排沙方案为最优取水防沙方案.探讨了优化方案的取水防沙效果,提出了运行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为设计部门在定南县礼亨水库溢洪道进行加固改造设计提供较为合理的溢洪道布置型式,并使下游消能防冲效果较为理想.从而使溢洪道在除险加固后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赣江尾闾为冲积性多级分汊型河道,分为西河、东河。西河在裘家洲头,分西支和北支;东河在杨子洲头,分中支和南支。近年来人类各类活动使得赣江尾闾水文情势发生根本变化,对下游水资源利用、水生态环境等带来一系列影响。为了研究赣江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对河段水流特性的影响,采用物理模型试验,重点分析了赣江尾闾河道在不同整治方案下的洪水位、分流比、流速分布等对河网河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赣江尾闾北支控堵整治方案对各支沿程洪水位、分流比、流速分布影响较大;而南支疏浚、四支建闸的影响较小,南支疏浚后对工程河段内流速分布的影响主要在于主流线向左岸偏移,而对断面最大流速的影响较小。试验成果对优化整治工程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广泛使用的明渠呈开口形状,且水渠中的水位高度又是一个变化值,这给明渠的水流量测量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介绍了一种带流速自校正的智能明渠流量装置,能根据所测量明渠中水的液位值,自动调整流速传感器在水中的高度,并自动校正出整个明渠两个截面的平均流速,从而实现明渠水位高度、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的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5.
以马头水库压力隧洞钢衬外压失稳事故为例,以水力物理模型为手段,复演钢衬失稳的全过程,为研究中低水头钢衬失稳原因和防止措施奠定基础.主要讨论水力物理模型试验的相似模拟问题,并介绍了试验结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槽试验进行了塑料沙的起动流速试验,以5组泥沙为例,推导出沙粒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塑料沙的起动流速公式,并与3种常用模型沙起动流速公式计算值比较,建议对轻质模型沙起动流速估算时,采用塑料沙起动流速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运行必然会改变鄱阳湖的水情。本文利用EFDC水龄模块模拟了鄱阳湖的水龄分布,并分析研究拟建的水利枢纽工程在丰、平、枯等典型年份对水龄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五河"来流流量以及长江顶托倒灌作用的影响,鄱阳湖水龄在赣江入湖三角洲和入江水道较小,平均水龄分别是16.6 d和23.2 d,而在东北湖湾较大,平均水龄为119.4 d;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会减小鄱阳湖枯水期的流速,从而增大水龄,主要影响区域是北部过江水道区域以及中心湖区西侧的赣江入湖三角洲区域,尤其是过江水道的东侧,水体有明显滞留;水利枢纽工程增加了整个湖体的水力更换时间,在枢纽调控方案的补偿调节期和低枯水期水力更换时间增加了20%左右。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我省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年平均降水量达1351-1934毫米,降水从总量来说是丰沛的,可以满足各种农作物对水分的需要,但由于降水量在季节分配上不均匀以及年际变化较大,所以历史上早涝灾害经常发生。我省是水稻重要粮食产区之一,水稻的年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5~90%,稻谷的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95%左右,因此,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是本省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运用计算水力学的基本理论,利用COMSOL地下水模拟软件,分别用二维和三维模拟研究了在不同水流条件下,在测量区放置和不放置渗流仪装置两种情况时,河床界面的压力分布特性和区域潜流通量的大小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三维模拟比二维模拟更能准确地反映出河床界面上的压力分布特性;地表水流速越大,渗流仪结构对局部流态的影响越大;特定地形条件下,地表水流速与潜流通量并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赣江尾闾河网模型,通过封堵北支、整治南支等工程措施,研究河道整治工程条件下赣江尾闾河道水位变化特性,探讨整治工程对赣江尾闾防洪影响.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封堵北支后,赣江尾闾各支流水位都有所抬高,并且流量越大水位壅高越高,水位壅高对赣江洪水期防洪产生较不利影响;南支整治使得南支过流能力加大,赣江尾闾洪水期大多数河段的水位降低,对赣江尾闾河段洪水期防洪有利,但降低的幅度在0. 1m以内,由此产生的影响范围和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