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4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化学是农业院校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随着科技的发展,有机化学课内容在不断充实,教学课时却减少,针对此现状,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成绩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实践证明,改革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对超声多普勒流速讯号的正确估算是仪器研制的基础与设计依据应用超声技术与多普勒原理来测量流速的方式,对多普勒回波讯号的认识与估算,涉及仪器主要参数的确定与所采取的技术路线的正确与否是研制仪器的基础与设计依据。 (一)、回波讯号的特征: 应用超声多普勒效应来测量流速,多普勒讯号的传递主要是通过流体中悬浮微粒对超声波的散射作用来实现的。因为超声波发射声束与接收声束不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在介孔分子筛SBA-15和硅胶等氧化硅基表面键合离子液体,进而负载Pd纳米粒子及铑膦配合物HRh(CO)(PPh3)3催化剂,考察其对烯烃的加氢反应、液相高碳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及Heck反应的性能;采用BET、FTIR、TGA-DSC、AAS和EA等对载体和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反应活性、稳定性及目标产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锤击、均匀冲击荷载试验,采用逐级递增循环冲击加载方式,研究冲击荷载下砂浆板的破坏特征及冲击力、冲击能与最大加速度响应间关系。试验表明,二种冲击作用均使砂浆板跨中区域出现贯穿裂缝,呈脆性劈裂破坏形态,均匀冲击作用下破坏位置与跨中有一定偏移;锤击力时程经历主冲击、次冲击、卸载三阶段,加速度响应随锤击力增加而增加,裂缝贯穿后冲击力、加速度响应大幅减小;均匀冲击下加速度有二组响应区,响应随冲击能增加而增加,当冲击能达一定程度时响应大幅减小;继续增加冲击能,响应又会增加,并较快发生劈裂破坏,响应大幅减小;支座螺栓松动能缓冲部分冲击作用。  相似文献   
5.
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重力坝破坏特性较静荷载作用下要复杂得多。采用钢板均匀冲击模拟水下循环冲击波对混凝土重力坝的作用,试验遵循几何和重力相似准则,对模型重力坝进行均匀冲击破坏特性研究,得到模型坝体的动力破坏特性,并对裂缝位置和扩展情况进行定位和追踪。试验结果表明:当坝体遭受循环均匀冲击荷载时,上游坝面坝体最大动应变不再在坝踵处,而是位于坝体中部;坝头部位是抗冲击的薄弱部位,最先出现开裂破坏;坝体破坏模式包括贯穿性断裂、碎裂、层裂和抛掷等。试验结果可为大坝的运行管理、防爆抗振设防及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四种生物吸附剂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保护环境为目的,以寻求廉价而有效的生物吸附材料为出发点,研究了啤酒酵母菌、北海海草、榕树叶、杉树皮等4种吸附剂对铀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吸附剂对低浓度铀具有很好的富集作用,其吸附率都在99%以上;每种吸附剂都存在1个最适pH值和1个最佳投放质量浓度,依次对应为4.0—5.0,4—4.5,3.5—4.0,3.0—4.0和10,12,8,10 g/L;4种生物吸附剂对铀吸附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且吻合良好;另外4种吸附剂对铀的吸附在吸附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在同一平衡浓度下,吸附量大小顺序为:啤酒酵母菌>榕树叶>北海海草>杉树皮。  相似文献   
7.
邓昌  顾培英  汤雷 《振动与冲击》2010,29(7):135-138
基于结构固有频率的损伤诊断技术能够识别结构的损伤程度,但是识别损伤位置较为困难。结合环境激励模态试验方法和动力修改理论,提出了基于移动附加质量的损伤识别技术。通过对损伤与完好结构施加系列已知附加质量,根据损伤与完好结构施加附加质量后的固有频率识别结构损伤。计算结果表明,当频率满足识别精度要求时,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识别损伤结构的损伤位置。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模拟渡槽损伤,客观评价渡槽结构安全,依据渡槽破坏实例,结合他人数值仿真、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渡槽地震、风致、水毁、耐久性典型破坏特征。重点分析简支梁式渡槽桩基、支撑结构、槽身可能破坏模式。结果表明:桩基存在土体支承不足、桩身抗压能力不足、桩顶位移超限破坏模式;墩底易发生弯曲或剪切破坏,牛腿易剪切破坏,排架柱两端、连梁节点附近易破坏;槽身纵梁可能发生弯曲、剪切、弯剪组合失效,端横梁易损伤,底板跨中及两端、侧墙与肋板底部、上部拉杆易开裂;渡槽还存在开裂、碳化、剥落剥蚀、渗漏、钢筋锈蚀、接缝止水等耐久性破坏。  相似文献   
9.
连续反应-萃取耦合技术制备硫酸羟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己酮肟和硫酸为原料,研究连续反应-萃取耦合技术条件下环己酮肟水解制备硫酸羟胺。通过优化连续反应-萃取条件,将水解得到的另一产物环己酮从原有平衡体系分离,突破原反应平衡的限制,极大提高环己酮肟的转化率。结果表明,在以环己烷作为萃取剂,酸肟比1∶1,转速为2000~2500 r/min,硫酸溶液与环己烷等体积比的条件下,反应条件最佳。同时测得当原料从重相进料,通过五级串联逆流反应萃取,90 min反应基本达到平衡,经过四次循环萃取后环己酮肟转化率可达81.90%。  相似文献   
10.
基于应变模态差分原理的直接定位损伤指标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应变类损伤指标大多数只能利用损伤前后的模态参数进行损伤定位,但要得到损伤前的模态数据非常困难,难以在土木工程中推广应用。为此提出了无健康标准下基于损伤应变模态差分原理的直接定位损伤指标法ISMSD(Strain Mode Shape Difference),只需利用损伤后应变模态数据即能定位损伤。推导了损伤应变模态等间距和不等间距差分格式。在综合考虑相邻两有效极值点间有效距离比、有效极值之差绝对值、有效极值绝对最大值的基础上,建立了直接定位损伤指标数学模型。根据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统计分析,提出损伤位置判定准则:若某点的每阶指标值均最大,则该点有损伤;若某点的某阶或多阶指标值越大,则该点损伤可能性越大;对于某阶节点损伤,则可通过其余阶的指标值定位损伤。该指标能正确地判定损伤位置,尤其是损伤量较小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