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聚丙烯纤维对大型渡槽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水北调工程大型渡槽高性能混凝土抗裂、防渗与抗冻的要求,试验分别研究了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C50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在最佳掺量下的聚丙烯纤维增强C50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变形和耐久性能。结果表明:0.9kg/m^3聚丙烯纤维增强的C50高性能混凝土,其工作性最好,28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分别提高6.5%、20.8%、24.3%,弹性模量和干缩率有所下降,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基于透水砖的结构特征与设计要求,确定了以集料裹浆厚度为主要设计参数,通过改变集料裹浆厚度来满足强度要求的配合比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水泥基透水砖配合比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集料紧密堆积密度确定单位体积透水砖中集料的用量,然后根据集料的表观密度和粒径计算集料的比表面积,设定集料裹浆厚度与水灰比(质量比),再计算出水泥浆体体积与水泥用量,最后用减水剂来调整透水砖拌和物的工作状态.试验表明,该透水砖配合比设计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刘洋  贺图升  王操  田长安 《广东化工》2022,49(2):125-126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专业选修课《特种陶瓷》的课程特点,分析了课程在融入思政元素时存在的问题,从教师素质提升、课程内容建设、教学资料更新、授课方式创新、考核形式改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该课程实施思政改革的具体举措,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培...  相似文献   
4.
采用钢铁企业自身排放的白渣和热闷渣为组分调节材料,在实验室内开展了转炉钢渣的高温重构试验,研究了组分调节材料组成及重构温度对转炉钢渣胶凝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转炉钢渣经高温重构后,胶凝活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可达到甚至超过GB/T 20491-2006中所规定的一级钢渣粉的标准;相较处理温度和掺量,组分调节材料的比例对重构钢渣7d和28d的胶凝活性影响最为显著;综合7d和28d的活性指数,最佳的重构条件是组分调节材料中白渣的质量分数为60%~70%、重构温度为1000℃和复合组分调节材料的掺量为60%~70%.  相似文献   
5.
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抗渗透性和抗冻融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石粉含量(质量分数)对不同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而抗冻性能降低,尤其是当石粉含量高于10%(石粉与水泥体积比超过1:3.47)时,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劣化明显;当石粉含量大于7%时,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劣化,而当石粉含量从3.5%提高到14%,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均未降低.  相似文献   
6.
根据薄层毛细渗析的基本原理,通过测定不同液体在矿渣粉体表面的接触角,对不同细度矿渣粉体的表面能状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喷涂制板、密闭称量及视频记录等方法,可获得稳定性与重现性良好的接触角测量结果;以二碘甲烷、乙二醇和水为探针液,测得粗、中、细粒径矿渣粉体的总表面能分别为23.63、32.49、34.59 mN/m,矿渣粉体颗粒表面能的非极性成分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极性成分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践,对高性能混凝土产生早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温度收缩是造成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混凝土自收缩,而干缩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混凝土温度收缩和自收缩的防裂措施,同时还介绍了掺用膨胀剂补偿收缩、掺用纤维阻裂增韧和掺用减缩剂降低毛细孔收缩应力的早期裂缝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采用Mastersizer2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对球磨转炉钢渣粉粒度分布进行了测试,运用分形几何理论分析了钢渣粉的分形维数,探讨了分形维数与球磨时间、比表面积、特征粒径、均匀性系数及胶砂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球磨转炉钢渣粉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在2.2~2.5之间,其值大小反映了钢渣粉的细度和分布宽度;分形维数越大,钢渣粉越细,粒度分布越宽;分形维数与球磨时间、比表面积、特征粒径、均匀性系数以及胶砂(w(标准水泥)∶w(钢渣)=70∶30)流动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在0.95~1之间.在本实验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分形维数2.41,在此分形维数下砂浆各龄期抗压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依据GB/T18046—2008中的检测方法,用6种对比水泥对2种矿渣基复合掺合料进行了活性指数检验,研究了对比水泥对矿渣基复合掺合料胶凝活性评定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掺合料活性指数的检验结果因所采用的对比水泥的不同而产生显著的差异,其活性指数与对比水泥胶砂抗压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矿渣基复合掺合料专用的化学激发剂对水泥品种来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石粉含量对不同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粉对低强和高强混凝土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对于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随着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而抗冻性能降低,尤其是当石粉含量高于10%(石粉与水泥体积比超过1∶3.47)时,混凝土劣化明显;但对于高强混凝土而言,仅当石粉含量大于7%时,石粉使混凝土工作性出现劣化,而对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能等耐久性,石粉含量从3.5%提高到14%,均未使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出现劣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