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了探讨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厂低温启动中的应用效果,在哈尔滨太平污水厂A/O池中投入构建的生物强化菌剂,对污水厂进行低温快速启动。结果表明:采取活化菌液、生物菌剂与生物污泥共同投加的方式,在气温低于10℃、水温低于14℃的条件下,采用先异步后同步的复合培菌方法,有效克服了不利因素的影响,在COD、NH4+-N和SS的进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10 mg/L、37.4 mg/L和218 mg/L时,出水水质分别达到44 mg/L、2.3 mg/L和16.6 mg/L,在低温条件下成功启动污水处理厂。结果表明,生物强化技术在寒冷地区低温期的应用能加快系统启动、有效提高污染物净化效能,系统稳定性和耐负荷冲击能力得以强化。  相似文献   
2.
为去除生产双酚A工业废水中的苯酚、丙酮、双酚A以及溶解于丙酮中很多难以监测的含酚类成分,通过厌氧颗粒污泥静态培养及驯化,验证其厌氧微生物对此类废水的适应性及处理效果.在颗粒污泥对该杂酚废水的静态适应性实验中,其微生物对该杂酚废水有较好的适应性,6 h的接触时间就可以使原水的COD降低约58%.驯化及连续运行60 d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9 h时,可使COD去除率达50%.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反应器内实验前后的颗粒污泥,发现其内部和表面微生物均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设计重心决定设计模式 UED:您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对于项目类型以及项目中技术等方面的细节是怎样把控的?傅绍辉:我的工作状态是延续下来的——工程设计有的实施,有的只停留在方案阶段,有的甚至从配合业主做立项、选址开始。大部分是从做概念开始,到最后建成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4.
方案造型和参数化设计⑴独特的流线造型,结合双层丰全覆盖银白色金属屋面和两翼张开的平台形式,形成“化蝶”的杭州文化主题,其翩然起舞的彩蝶形象与河对岸的花开形主体育场交相辉映,共同组成未来杭州断城的地标。⑵采用“参数化设计”手法,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两馆连接体非线性体型。⑶两馆中间的半室外运动广场以及两凹陷式出入口。  相似文献   
5.
具体探讨了大跨偏压浅埋公路隧道的施工技术,研究了隧道整体式衬砌与新奥法(NATM)施工新术之间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施作时机上的关系,解决了正确处理隧道浅里偏压洞口段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缺乏建筑产业支撑 UED:请您先简述一下墨臣现阶段的状况,结合实际谈谈您对中国建筑的理解。赖军:墨臣现在有160多人,1995年成立到现在有17年之久,是拥有中国甲级资质的设计公司,应该算是比较有历史的公司了。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工程设计软件的发展历程,指出了现有软件的缺欠:各专业软件之间缺乏动态联系及软件无处理知识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工程软件的发展趋势是集成设计系统,并介绍了集成化设计系统的原理、组成以及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分流和多元UES:您的个人经历是怎样的?对中国当今建筑界的变迁又有怎样的看法?朱剑飞:我是198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的,1987年获教育部“中英友好”奖学金留学英国,1988年进入伦敦大学巴特烈建筑学院,1994年获博士学位。从1999年到现在我一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书。  相似文献   
9.
我国工程咨询业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章介绍了国际国内工程咨询业的发展状况,并且分析了我国工程咨询业的优势以及我国工程咨询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巨大挑战。对我国工程咨询业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引入施工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建筑施工企业 ,工程项目施工是其主要任务 ,施工项目管理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 ,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的过程。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可大大提高效率及控制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