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室内淋滤实验分析垃圾渗滤液-水-岩相互作用过程。实验发现Cl-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其中在粉砂土中Cl-存在吸附解吸现象,平衡浓度为4446mg/L时,分配系数Kd=0.18L/kg,而在壤土(亚粘土)中Cl-保持保守。SO42-和F-积极参与水岩相互作用,粉砂土和壤土对SO42-和F-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阴离子交换作用的结果使大量的NO 3-从粉砂土中解吸出来。  相似文献   
2.
太原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太原盆地松散沉积层水文地质条件及钻孔资料(343个)的基础上,确立盆地地下水三维流动特征,建立太原盆地松散沉积层的地质结构模型、地下水的三维流动数学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再现了太原盆地地下水流动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原盆地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在8亿m3左右,近10年每年平均超采量在0.8亿m3左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洛阳市某垃圾场地质环境调查和现场不同土壤、渗滤液等样品的采集以及室内对不同土壤淋滤和垃圾渗滤液不同厚度的淋溶试验和测试分析,测定了渗滤液在入渗土柱前后的浓度变化,分析了不同土质对污染物吸附强度随时间变化和污染物在不同土壤中的运移规律;对垃圾淋滤液可能对周边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运城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城盆地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运用GMS软件建立了运城盆地地下水水流三维数值模型,经模拟预测表明,即使维持现有开采量和开采方式,其水位仍将不断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开发永济黄河低阶地区水源地和同时减少盆地内部开采量的优化开采方案,这对合理利用地下水、缓解地下水位下降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北海金新电业大厦工程的结构设计,其中包括工程概况、基础设计、结构选型、结构计算及采取的一些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6.
泽普县地处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地带,是新疆为数不多的沙漠绿洲地貌的县区之一。泽普县幼儿园位于泽普县区内,西侧为城市道路,北侧为泽普县职业中学,该地块为一规则矩形.南北长110m,东西长60m,环境安静,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7.
强烈人工干预下的水文地质系统变化正使全球局部或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发生急剧的改变。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煤矿沉降核心区为研究对象,以1992年和2007年同一水文地质剖面数据为基础,对由于煤矿开采导致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和地表植被的更替演化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的疏干及煤层开采范围的扩大,地表沉陷区地下水流动系统的补、径、排特点发生明显变化,沉降中心潜水位埋深由原来的0~5m增大到0~12m。原地下水的排泄区(季节性湖泊)演化为补给区,地表植被也由以喜水耐盐的碱蓬、苔草为主转化为以芨芨草和沙蒿为主。潜水位的下降使地表植被的盖度大幅减少,以K82-L3一线为中心,由1992年的28%降到2007年的13%,总体上地表植被覆盖度朝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同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及水资源优化配置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同盆地由于水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均匀,以及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建立了大同盆地地下水的三维流动数学模型,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评价了大同盆地地下水资源量。模拟结果表明大同盆地地下水已经超采且开采非常不平衡;在降雨保证率为50%的情况下,大同盆地年水资源补给量为7.1×10~8m~3,降雨保证率为95%的情况下,年水资源补给量为6.3×10~8m~3,而总排泄量达7.7×10~8m~3(2004年),其中蒸发排泄达总排泄量的35%左右(约2.64×10~8m~3)。根据地下水的开采情况及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的进度,应用模型设计方案对大同盆地地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做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太原市地面沉降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太原市的地面沉降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①太原市地下水开采降落漏斗区即为地面沉降严重区;②从1989—2008年间沉降区域急速扩张,0.5 m沉降等值线已经把吴家堡、下元、万柏林3个严重沉降区连成一片;③吴家堡沉降区域有向东南方向扩展的趋势,到2008年小店区(太原市重要水源地)沉降量也达到0.5 m以上;④非弹性储水因子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弹性储水因子。  相似文献   
10.
正常工况下石油类污染物运移及对地下水的污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兰州市某原油储备库为例,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应用危害最大化原则模拟该油库营运后未来50 a内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在正常工况下,油类污染物质量浓度为0.3 mg/L的等值线临近黄河最快需40 a;建立原油储备库不会对三滩水源地、黄河水质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