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稻田土壤Cd的去除率,同时减小对土壤pH值的影响,采用氯化钙-腐殖酸复合活化液增强土壤Cd的可移动性,基于电动土工合成材料(EKG)电动排水脱除土壤Cd,重点考察了不同活化剂浓度和活化时间下,土壤有效态Cd含量以及土壤pH值的变化,研究了活化-电动排水后土壤Cd的电动脱除量、土壤全Cd含量、有效态Cd含量、土壤pH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0.5%氯化钙-1%腐殖酸对土壤Cd的活化效果最佳,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可从0.30 mg/kg提高至0.44 mg/kg,而活化处理后的土壤pH值仅降低约0.4;排尽上覆水后,通过电动排水可进一步脱除土壤Cd,土壤Cd的电动脱除量为上覆水中Cd含量的3倍左右;活化-电动排水后,土壤全Cd含量从1.72 mg/kg降低至1.20 mg/kg左右,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至0.27~0.31 mg/kg,各截面土壤pH值较为均一且变化不明显,介于5.45~6.30之间。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可最大限度地脱除土壤Cd,提高稻田土壤Cd的去除率,同时减小对土壤pH值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作物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外源腐殖酸对黏质农田土壤Cd活性的影响,选取2种典型腐殖酸,采用淋洗技术,通过测定农田土壤总Cd、DTPA-Cd、MgCl2-Cd的含量,研究了2种腐殖酸及其淋洗时间对土壤C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种腐殖酸处理后,土壤总Cd含量基本不变,土壤DTPA-Cd含量从0.421 mg/kg降低到0.313 mg/kg,MgCl2-Cd含量从0.2 mg/kg降低到0.169 mg/kg;淋洗时间从1 d增加到5 d,土壤总Cd含量基本不变,土壤DTPA-Cd含量从0.325 mg/kg降低到0.265 mg/kg,MgCl2-Cd含量从0.196 mg/kg降低到0.165 mg/kg。因此,2种腐殖酸均对黏质农田土壤镉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胡艳平 《灯与照明》2023,(2):17-19+42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深入的背景下,城市路灯建设得到了广泛关注,发展迅速。但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路灯照明的财政支出显著增加,对各地政府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加强对绿色节能技术的利用十分必要。绿色照明契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同时有助于降低成本。通过城市路灯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路灯节能与绿色照明措施。  相似文献   
4.
胡艳平 《工具技术》2019,53(1):140-141
<正>1引言某锥形罩是某破甲弹主要的破甲元件,其产品结构、加工工艺和加工质量将影响产品射流的形成和破甲效果,而直接影响该锥形罩破甲性能的关键要素是角度、壁厚差和表面粗糙度等。在设计选定合理角度值后,角度加工误差是影响破甲的重要因素。在精密装药技术中,锥形罩设计圆锥角公差一般只允许1-2μm,以减少因角度误差造成对破甲效应的影响。在锥形罩的设计加工中任意横截面的壁厚差是关键控制要素,必须严格  相似文献   
5.
<正>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面对日益复杂的宏观形势,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日益更迭的科学技术,钢铁企业只有加强管理,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增长,才能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为鼓励冶金企业管理改革与创新、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钢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设立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先进性、可行性及创新性的成果。本文全面梳理和总结第二十一届(2022年)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从多个维度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三氯化铁为淋洗剂,采用土柱淋洗法对镉污染稻田土壤进行了修复研究。系统考察了土壤的干湿状态、淋洗液浓度及体积、搅拌次数、淋洗时间等淋洗条件对Cd去除率的影响,深入探究了Cd在土柱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干洗”条件下的修复效果优于“湿洗”;淋洗液浓度、搅拌次数、淋洗时间及淋洗液体积的增加均能提升Cd的去除率,但提升程度有限;当采用“干洗”方式进行淋洗,且三氯化铁浓度为0.05 M、搅拌次数为3、淋洗时间为2 d及淋洗液体积为450 mL时,Cd的去除率可达最大值25.4%;在此最优淋洗条件下,洗脱的Cd中有86.7%存在于孔隙水中。由此表明,在稻田淋洗修复过程中,高效排出孔隙水是修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水电项目投资巨大、资金占用时间长、投资回收期长的,采用ABS模式可以说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分析了ABS模式在水电项目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运用程序,并对ABS风险控制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中氰化物经在线蒸馏被碱性溶液吸收,与氯胺-T作用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巴比妥酸反应生成紫蓝色染料;采用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弱酸可分离的氰及游离氰,检测范围1~100μg/L,检出限0.25μg/L;对方法精密度、准确度、饮用水中干扰物质的影响、加标回收进行了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顾鋆鋆  黎睿  吴兴熠  汤显强  胡艳平 《化工学报》2022,73(11):5118-5127
孔隙水是底泥氮素污染的主要载体和释放源头,对富含氮素的孔隙水予以分离和脱除是控制内源氮释放的潜在方案。以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底泥孔隙水电动导排装置,在上覆水深度为20 cm的条件下进行底泥孔隙水电动导排,共设置对照、重力排水(0 V/cm电压梯度)和间歇通电(0.5 V/cm电压梯度,4 h On/4 h Off)3组实验,分析了泥-水界面氮浓度及释放通量的变化特征,监测了孔隙水及底泥中氮形态、pH等理化参数,评估了电动导排孔隙水对泥-水界面氮释放通量的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电动导排孔隙水可有效降低泥-水界面的氮释放通量,实验进行632 h后,通电实验组泥-水界面累计DTN释放通量为282.28 mg N/m2,与对照组相比氮释放通量削减95.61%。电动导排孔隙水使阳极孔隙水呈酸性,阴极孔隙水呈碱性,pH的改变促进了底泥中可转化态氮(TTN)的活化,与重力排水相比,电动导排孔隙水后底泥离子交换态氮(IEF-N)去除率由11.11%~12.97%提升至12.59%~22.31%。电动导排孔隙水后底泥总氮脱除量为47015.72 mg/m3,累计能耗为162.38 kWh/m3。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区加热法在线监测汽轮机排汽湿度,由于各温度、压力传感器受位置、自身差异、环境等不可测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测量数据不能完全反映汽轮机的排汽湿度的真实状态.为此,利用改进的硬件和软件测量相结合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对测得数据进行处理,解决了过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的湿度测量精度不准问题.试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