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获得活塞泵增压系统起动特性和工作特性,基于AMESim仿真平台建立了仿真模型.对活塞泵增压系统起动过程和稳态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不同部位压力变化情况,以及蓄压器对泵出口压力的影响、流量对泵工作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泵增压系统起动迅速,工作过程中能够维持较高的泵出口压力.实际试验中增压系统参数变化趋势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仿真方法和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克林开关是用任何家电遥控器控制的照明丹关,它克服了无线电遥控开关“一对一”、“电磁污染”等缺点.用一个电视遥控器分别遥控多盏灯,节省了多个开关以及开关到电灯之间的管线,取代了宾馆里的“床头照明控制柜”系统;用电视、空调、等遥控器从不同的地方遥控同一盏灯,代替多个双向开关;符合人的生理习惯,晚上看完电视顺手用电视遥控器关灯,容易入睡;灯具开关一体化,维护费用少。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快速预测涡轮泵转子瞬态动力学特性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广义的涡轮泵转子系统转轴被盘和轴承等特征部件分成不同的轴段,每一轴段两端的状态向量通过该轴段的传递矩阵联系起来,经过轴承和特征盘后状态向量的变化以增量的形式给出,结合边界条件以及各特征盘/轴承之间的位移关系,可建立整个转子系统的瞬态运动方程.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合涡轮泵的实际工况,分别模拟不同启动过程(如匀角加速度、指数角加速度、分段升速)中转子的瞬态动力学特性.文中的研究工作可为涡轮泵转子系统动力学设计及结构修改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模糊评价模型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带有片面性,评价结果有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水质状况.应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探讨了长江近两年的水质状况.首先根据各评价指标浓度的超标值,定义了权重计算公式,从而确定每种评价因素的权重.其结果综合了各种污染指标,对各观测站点的水质做出了比较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于催化剂颗粒微孔通道流动-反应与经典时滞理论,建立反映冷起动延迟与分解过程平均效应的催化床模型.对某型单组元发动机冷起动过程开展数值试验,并通过地面试验和文献资料数据验证了数值仿真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催化床和推进剂的初始温度显著影响肼类单组元发动机的冷起动过程,冷起动压力峰与冷起动延迟时间呈现正相关,且都与初始温度近似指数变化关系.液体推进剂进入催化床后的蒸发过程是肼类单组元发动机在冷起动过程中的主导因素.相较于肼-70和无水肼,采用单推-3的单组元发动机具有更好的冷起动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制导炮弹末端弹道的精确控制提供有效依据,根据弹丸飞行弹道特性,借鉴计算机单目视觉技术和摄影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元数的炮弹位姿参数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摄像机采集的目标区图像序列,利用4个已知空间坐标的非共面控制点,建立过渡坐标系,分两步来计算炮弹的空间位置和姿态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测量误差随着相对距离减小而收敛.提出的新方法可以精确测量炮弹的位姿参数,作为构建弹道控制模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克林开关是用任何家电遥控器控制的照明开关。本文介绍了克林开关的三种接线方式及其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炮射导弹技术发展与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肖明杰 《飞航导弹》2007,(11):36-39,48
概述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炮射导弹的发展现状、种类和主要特点,总结了国外炮射导弹的技术发展路线,以俄罗斯大量装备的采用激光驾束制导方式的炮射导弹为例,分析了其制导原理,提出了发展炮射导弹的技术途径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存在接地极极址及接地极线路路径选择困难这一突出问题。采用金属回线来代替大地回线且金属回线与极导线同塔架设,可以取消接地极和接地极线路,节约走廊资源和工程投资。针对四种典型共塔塔型,从铁塔费用和走廊费用两方面进行经济性对比分析,给出杆塔型式选择的建议:一般工程应用条件下,推荐采用塔型一,其塔材指标先进、走廊费用低,经济性好;在交叉跨越物较多地区,塔型二塔材指标先进,但运维要求高,需与塔型一进行综合对比,选择合理塔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政府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综合管廊工程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对于综合管廊逃生口间距的确定,不同标准规范中有不同规定。笔者结合工程实例,对暗挖综合管廊逃生口间距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提出合适的间距建议值,可用于指导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