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构建适宜于淮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AHP构权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典型地区特定年份相关数据,计算典型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旨在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俊  张桂萍  章启兵 《治淮》2012,(8):27-28
一、工程概况和地质情况 金湖站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第二个梯级泵站,工程等级为Ⅰ等,泵站规模为大(Ⅰ)型,位于江苏省金湖县银集镇境内、三河拦河坝下的金宝航道输水线上.工程主要任务是通过与下级洪泽站联合运行,由金宝航道、入江水道三河段向洪泽湖调水150m3/s,并结合宝应湖地区排涝.金湖泵站设计流量150m3/s,安装灯泡贯流泵5台套(含备机1台套).  相似文献   
3.
章启兵 《治淮》2014,(3):31-32
本文分析了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重点是工程建设和调度运用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水文情势改变后对流域水资源、水域生态、河流生态需水和其他用水户的影响,并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补救或补偿措施建议。根据已有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和调研了解的情况,指出水电项目取退水影响论证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崔健  张剑  徐静  章启兵 《治淮》2010,(8):22-24
在泵站泵装置优化选型设计中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分析、比较水泵装置性能,得到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崔健  张剑  徐静  章启兵 《治淮》2010,(6):40-42
<正>蚌埠市龙子湖泵站工程是安徽省世界银行贷款蚌埠综合环境整治水利项目之一。龙子湖泵站为排涝泵站,位于蚌埠市区东郊的龙子湖入淮河口,任务是抽排龙子湖区内涝水。泵站设计流量为40m3/s,特征净扬程介于3.50~5.30m之间,属于低扬程、大流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淮北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特点,划分了沉陷区的功能,研究以蓄水为主的湿地、景观等多种功能开发的模式,提出沉陷区之间及其与河道的沟通连接方式,对沉陷区特征蓄水位及可引水量、可供水量和蓄水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将沉陷区作为湿地开发的3种构造模式,从而有效地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水资源供水保证程度和配置能力,同时也可促进水生态修复和改善人居环境,对同类地区的改造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工程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利用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和节水灌溉等资金,兴建了30多处节水灌溉项目区。这些项目区根据各地特点,结合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在运行机制和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管理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等节水灌溉工程运行机制先后在涡阳、砀山、固镇、界首、毫州等县市试点,淮北地区和江淮丘陵地区也出现了一些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运行管理模式,如泗县小梁乡的“自主经营”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LAPS型电子舌味觉检测技术、识别的原理及算法的选用;对TMS320C6713的硬件特性进行了介绍。通过改进后的基于秩1更新的递推PCA算法进行特征提取之后,采用欧式距离法对5种基本味道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时性好,能方便、快捷地对5种基本味道自动识别,具有很强的科研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力学方法探讨平原区暴雨内涝风险数值模拟研究,采用MIKE11建立黄河故道一维水力学模型,采用MIKE21 FM建立区域二维水力学模型,采用MIKE FLOOD对一维、二维模型进行耦合计算,模拟区域1978、2000、2003年暴雨内涝演进过程和淹没范围等,计算结果与涝灾实际淹没情况及区域地形地貌基本相符,可为下一步洼地治理、涝灾应急预案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地下水埋深的有效降水量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天然条件下降落在旱地上的任一次降水过程中,降水入渗并能储存在根系吸水层内的雨量称为有效降水量或降水有效利用量;其量与降水量之比称之为降水有效利用系数。它是影响制定灌溉制度和研究农业节水的基本参数之一。欲使更多降水量转化成有利于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