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面出入式盾构法克服传统盾构法需要在两端修建始发和接收工作井的弊端,实现地表出发和地表接收的全过程盾构施工新技术。采用大型模型试验、数值仿真和工程验证手段,系统研究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新技术掘进的关键问题,揭示地面出入式盾构法穿越不同阶段的地表沉降规律;依托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首次在我国南京城际快速轨道秣将区间隧道工程的示范应用,探索分析该新方法在工程中主要施工参数的合理选择和有效的控制技术;模型试验、数值仿真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获得一致的规律,可为该新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盾构施工工法,存在诸多施工技术难点。通过对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特殊工况条件下的同步注浆效果及注浆参数的研究分析,得出采用现有传统同步注浆工艺在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工况中的改进建议及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3.
利用AutoLSIP语言实现有限元网络节点自动编码与坐标拾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AutoLISP函数对AutoCAD实体图形的访问功能,编制了节点自动编码与坐标拾取程序,用户可以选择节点的排序方向,由程序自动检索有限元网格的节点坐标信息,完成点差优化排序,使有限元计算处理的功效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GPST)是一种不需要工作井的新型盾构工法,在国内首次应用于南京地铁。盾构机从地面直接出发,隧道所受荷载与一般隧道有很大区别,传统的惯用法是否适用尚存疑问,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隧道的受力变形特性。本文以地面出入式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负覆土—零覆土—浅覆土工况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精细化隧道三维模型,分析隧道在不同覆土厚度工况下的受力变形规律,并获得相应的横向刚度折减系数。同时针对土体侧向土压力系数K0进行参数分析,揭示不同地层条件下隧道收敛变形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横向刚度折减系数随覆土深度增加而增加,而且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变形模式由“横鸭蛋”变为“竖鸭蛋”的临界K0系数值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
结合竹浆企业竹片收购的实际,系统描述了竹片收购质量对纸浆性能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SPC技术在键合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丽  夏志勇  欧昌银 《微电子学》2007,37(1):38-40,44
采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提高微电路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监控键合工序的生产过程状态。通过连续采集的25批键合强度数据,绘制了标准-偏差控制图,并对控制图处于非受控状态的批次进行了具体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改进工艺方法,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7.
刀具磨损声发射信号小波分析中小波基的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用小波理论分析刀具磨损声发射(AE)信号时选取不同的小波基对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的问题,通过对小波基性质和刀具磨损AE信号特点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小波分析中刀具磨损AE信号处理中小波基选取的方法。在试验验证过程中,根据信号在小波包分解前后遵循能量守恒的原理,用四种小波基对刀具磨损AE信号进行三层小波包分解。以经小波包分解后AE信号各频带上的频带能量为特征参数,比较四种情况下特征参数的变化,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盾构穿越地下障碍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丽 《建筑机械化》2011,32(10):89-91
针对目前盾构施工中经常遇到地下障碍物如木桩、混凝土桩或地下连续墙等难题,本文进行了盾构切削钢筋混凝土、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盾构的刀具选型、切削地下障碍物的施工参数,为类似软土盾构切削穿越地下障碍物施工提供试验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滕丽 《建筑施工》2011,33(8):742-745
近年来,盾构法隧道施工的事故时有发生。但以往的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的方法不能满足安全要求。新的逻辑风险评估法(LAKE)和改进的克隆选择算法(ICSA)可提高风险鉴别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基于地下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迭代的动态风险管理法,通过充分利用现有通信和信息技术,实现了整个建设过程的全面风险管理。经具体工程实际应用,该智能风险管理系统能够识别潜在的风险,并能提出有效的风险预控技术措施,确保了工程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地铁10号线空港一路-虹桥机场东站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结合现场检测数据及各项掘进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盾构隧道下穿机场跑道施工过程进行数值分析,通过与实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无飞机冲击荷载影响下的隧道开挖过程进行计算,得出了开挖过程中跑道及下部土层的沉降变化规律,并比较分析了跑道结构的存在对地表变形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跑道结构的存在减少了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同时分析了隧道开挖影响下机场跑道结构受力的最不利部位,为盾构实施穿越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