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耗水量变化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河流域水资源极其匮乏,加之地区上的配置不均衡和中游地区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黑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影响到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中游地区,该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耗水量占流域耗水量的85%以上,是黑河的主要耗水区和径流利用区。利用黑河上游控制站莺落峡站和中游控制站正义峡站水文资料,分析了黑河中游耗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黑河中游耗水量在4.4亿m^3左右,比较稳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耗水量明显增加,80年代耗水量比70年代以前增加了1.97亿-2.49亿m^3;90年代耗水量又比80年代增加了1.64亿m^3左右;80年代以来流域耗水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这是以人类活动影响为主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80年来青海境内黄河干流水沙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境内黄河干流唐乃亥站实测年径流量1.997×1010m3,占黄河流域年径流量5.80×1010m3的34.4%,占青海境内黄河干流年径流量的90.6%。唐乃亥以上是黄河流域水量的主要供给地和水源涵养区之一。自1919~1998年经统计分析唐乃亥站80年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径流枯水年和偏枯水年出现最多的年份是20年代和90年代,丰水年和偏丰水年出现最多的年份是4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境内输沙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径流量的变化。90年代青海境内黄河干流水沙量减少主要是由于年径流丰、平、枯的周期性变化和降水量减少引起的,是以自然因素为主的结果。境内年径流量的变化没有向减少趋势发展,水沙量的变化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100年来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研究状况,具体内容有水文水资源科学考察,黄河河源勘查,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方面,提出了21世纪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湟水流域水源地基本特征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湟水流域水源地的地貌、气候、水文、社会经济特征,指出水源地存在水土流失、森林减少、草地退化、人类活动增加、水质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保护流域水源地的对策:尽快制定水源地水资源保护规划,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依法治水、管水,严格取水许可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岗子沟是青海省乐都县城周边除引胜沟之外的重要水源地。盛家峡水库1981年竣工,其移民安置遗留问题一直未解决,影响了水库效益的发挥,同时还带来了日趋严重的危害。通过对水库遗留移民区现状调查,提出了移民安置思路与模式。力争在"十二五"计划期间,编制水库移民安置规划,争取资金,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妥善解决水库移民安置问题,使移民生活、生存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水库效益得以发挥,为县城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水源保证。  相似文献   
6.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的内陆主要水系之一,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面积14.3万km^3,流域范围涉及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黑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黑河流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社会进步与繁荣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探讨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湟水干流西宁~民和段河道生态基流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湟水是青海省地表水利用率最高的河流,湟水干流西宁~民和段也是青海省水污染最严重的河段之一。本文以乐都水文站和民和水文站断面为控制节点,利用实测水文资料,通过历史水文资料法,初步确定西宁~民和段河段生态基流量为4.55 m3/s。这将为湟水中下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目标提供了现实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是我国河流的重要发源地和水量的供给地之一,这里河流众多,落差集中,水量充沛稳定,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由于地处高海拔的多民族贫困地区,至今大部分地区主要依靠小水电供电,有些地区无电网或在电网中比重较小,大部分属于无调节、单独运行小水电站...  相似文献   
9.
黄河上游(青海境内)在仅占黄河流域23.8%的面积上产生了黄河50.2%的年径流量,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针对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万寿 《建井技术》2009,30(1):16-17,37
李家楼煤矿建设初期,由于生产系统不合理,增加了设备和人力的投入,影响了施工速度.后来通过对生产系统的改造和优化,解决了运输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