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山东临朐新生代玄武岩地下水赋存规律及电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临朐玄武岩是新生代火山活动的产物,由于小规模、多中心、多期次的岩流喷溢,导致玄武岩中的气孔、裂隙发育程度很不相同,从而造成玄武岩含水层的不稳定性、不均匀性和复杂性。在山东抗旱找水过程中,根据物探结果,分析了玄武岩裂隙水、古风化壳裂隙-孔隙水、砂砾岩孔隙-裂隙水及似层状孔隙水等4种地下水类型的赋存规律及电性特征。结果表明,玄武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北东、北北东向断层中;古风化壳裂隙-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玄武岩多期次喷发间歇期于泛流层形成的风化裂隙中;砂砾岩孔隙-裂隙水赋存于牛山组玄武岩底部砂砾岩中孔隙-裂隙中;似层状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太平山顶的第三系胶结松散的砂层中。在视电阻率断面上,构造裂隙水呈现为纵向低阻特征;古风化壳裂隙水呈现为似层状的低阻特征;砂砾岩孔隙-裂隙水呈现为次高阻特征;似层状孔隙水呈现出层状低阻电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GIS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以ArcView为平台,基于VB、VC和二次开发函数Avenue,实现了地质灾害勘查物探数据的管理与分析.该系统除具备GIS的基本功能外,针对物探数据的特点,还具备物探成果一维、二维、三维显示和人机交互地质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3.
综合物探在罗布泊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地面核磁共振测深技术是目前唯一直接找水的物探新技术,而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技术可为地下水勘查提供构造、地层划分、地层富水性和岩性对比等方面的资料。因而,上述两种方法在地下水勘查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核磁共振技术和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以新疆罗布泊葫芦坝地下水勘查为例,对该两种方法的勘查成果进行了分析。地震勘探工作查明了工作区的地层情况和断裂带分布,同时为核磁共振测深圈定了工作靶区;核磁共振测深结果显示了测深点位置地层含水情况随深度的变化。经钻孔验证,勘测成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保定西部太行山区广泛发育强透水岩层、低阻岩脉和富水构造。在该地区寻找构造裂隙水时,关键在于准确区分低阻岩脉(体)与富水断层。利用水文地质调查和物探勘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低阻岩脉与富水断层的电性差异,成功实施了一眼构造裂隙水勘查示范井。取得了岩脉区寻找构造裂隙水的有效方法,解决了当地多年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5.
直流电测探法在大西湾地下水资源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区内各介质的地球物理特征 ,结合物探数据反演技术 ,利用直流电测深法 ,圈定出第三系薄层含水层的位置。为合理开采利用不同层位 ,不同介质含水层的地下水资源 ,提供了有用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花岗岩贫水区找水难题,本文在总结花岗岩地区地下水赋存类型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地下水赋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花岗岩地区主要赋水类型——构造裂隙水、风化壳裂隙水,选择以电阻率为观测参数的高密度电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进行了探测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山东临朐县两个花岗岩地区找水的成功实例,表明该两种方法在花岗岩地区找水工作中能取得较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电池电压对磷酸铁锂锂离子动力电池高温(45 ℃)存储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电池电压对锂离子电池厚度及不可逆容量损失有很大影响.电池电压越高,电池厚度增加量越小,不可逆容量损失越大;反之,电池厚度增加量越大,不可逆容量损失越小.高温搁置初期,电池厚度均出现明显增加;随着搁置时间的延长,电池电压为2V和3V的电池厚度不断增加,而电压为3.65V的电池厚度在搁置2天后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南缘地下水勘查EH-4系统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塔里木盆地南缘干旱地区地下水勘查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应用与示范,总结出示范区第四系孔隙水不同分带区水文地质特征,建立了地层电阻率与地下水矿化度和岩性结构的变化关系,提出了盆地周缘地下水勘查物探技术的应用条件,为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勘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莱芜盆地内广泛分布大厚度古近系大汶口组砂泥岩地层,传统认识单井涌水量小于100 m3/d,长期作为弱富水含水层形式出现,不具有供水意义,特别是口镇-方下“长埠岭”地区,第四系厚度薄,水资源匮乏。本文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口镇官水河村施工的探采结合孔,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贫水古近系地层找水中的作用进行实例分析,以期为今后同类型地下水勘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