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对芦丁在酸性体系中的电化学实验,提出了一种用玻碳电极检测芦丁含量的新型的电化学方法,其浓度的线性检测范围为3.28×10-7M到3.28×10-5M,检测极限可达到2.51×10-8M,并且通过对几种药品含量的测试,效果良好,此方法的特点是用量省、操作简单、外来物质的干扰少.  相似文献   
2.
用生化仪器仪器检测大鼠在宽频谱电磁脉冲开放血脑屏障前后的生化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常规指标,看到宽频带脉冲电磁场确实改变了大鼠的血液的生化指标、流变学指标和常规指标,不同场强,不同脉冲次数和不同照射时间产生的效果是不相同的,但在照射七天以后基本上都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后用FT—IR红外光谱仪测量血液中分子的红外吸收谱,但谱图基本一样,表明所制造的脉冲电磁仪没有改变血液中分子的结构和构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音频音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收听广播时,人们总希望广播的声音清晰,这就要求中波台发射机在进行广播时,能够对输入的音频噪音进行有效的处理,使转播出去的广播具有较好的音质.基于此,详细阐述造成广播音频输入信号噪声的主要原因和一些常用的音频噪声处理办法,将广播输入音频噪声完美地滤除,使广播声音更加清晰,满足人们对广播音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将纳米VO2粉体与聚3,4-乙撑二氧噻吩复合,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负电阻温度系数特性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通过计算复合膜简化模型的等效电阻网络,结果表明串联电阻结构有利于复合膜表现出高电阻相二氧化钒的电阻温度特性。同时,由于掺杂过的VO2粉体相和聚3,4-乙撑二氧噻吩导电聚合物相的共同作用,这种复合膜的电阻随温度变化量可达到一个数量级以上。最后,给出了复合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结构。  相似文献   
5.
叶芸  蒋亚东  吴志明  曾红娟 《功能材料》2005,36(12):1883-1885
采用流延工艺制备了半晶态的PVDF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不同电场强度下电极化的薄膜进行了表征。电极化的相变过程为α相→δ相→β相。薄膜的铁电性能分析表明,薄膜的剩余极化值Pr随电场强度变化的趋势符合Boltzmann分布函数,拟合的Boltzmann方程表明:引起Pr变化最大的极化电场强度范围是105~125MV/m,最大的剩余极化值Pr达到6μC/cm^2。  相似文献   
6.
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的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陶瓷材料.通过控制工艺参数:pH>9,Ca/P=1.67,烧结温度为1100℃及烧结时间2h,合成出纯度较高纳米粒径的羟基磷灰石粉体.通过羟基磷灰石对不同氨基酸的吸附强度,选取显著吸附的氨基酸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和X射线衍射谱(XDS)分析,研究羟基磷灰石粉体的结构和吸附氨基酸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能吸附氨基酸,吸附位点是PO43-基,而不是Ca2+.提出羟基磷灰石吸附具有不同电位的氨基酸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生物仪器分析是我院为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新开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掌握现代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围绕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宽广的知识面、进行知识融合的能力等基本素质,我们在仪器分析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中加强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并激励学生们以忘我的工作精神投身到生物仪器设备的创新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8.
电子信息时代,微电子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了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同时防雷工程从防直击雷、雷电感应,到防雷电电磁脉冲等雷电.本文从防雷技术规范要求出发,结合实际工作实践,运用现代防雷技术:接闪、等电位连结、分流、接地、屏蔽五大措施,将传统和现代防雷技术相结合,对高山台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防雷系统设计与实施,经几年实践检验效果良好,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曾红娟  朱永清 《人民长江》2017,48(12):26-29
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是监测工作的基础。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金沙江下游、嘉陵江流域、沱江流域、乌江上游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集中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立足于长期为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管理、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这一根本出发点,提出了由1个流域监测中心站、5个省级监测总站和38个监测点组成的三峡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思路,以及以协同站网区域监测、典型监测和人为水土流失监测为方法体系的不同尺度、不同对象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服务模式,旨在全面掌握三峡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状况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文雄飞  曾红娟  张穗 《人民长江》2017,48(12):30-32
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调查过程中,传统的纸质或便携式计算机的数据操作、信息记录与保存方式存在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不足。为此,针对水土流失野外实地采样和解译成果复核面临的工作需求和实际经验,设计了基于i OS平台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调查移动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基本地图功能、要素采集、野外采样、内业解译成果外业复核、数据组织与管理等几个模块。介绍了系统设计方案,旨在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调查数据采集和内业解译成果野外复核提供方便、高效的操作工具,提高野外采样和复核的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