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分析目前乐昌峡水利枢纽设备管理的不足和难点。针对水利枢纽设备数量多、种类杂和关联性强的特点,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发电生产管理系统,引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减少主设备非计划停运时间。通过建立从设备采购、录入台帐、运行巡视到维护检修、备件管理、评级和退役等全生命周期模块,从而实现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总控模式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总控是运用项目管理和企业控制论的基本原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大型建设工程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传输,用经过处理的信息流指导和控制项目建设的物质流,支持项目最高决策者进行规划、协调和控制的管理组织模式[1]。广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建设初期,研究开发并成功应用了一套基于总控模式的"项目总控管理信息系统",为工程建设总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我国未来大型水利工程及相关行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曹三顺 《人民长江》2003,34(7):18-20
简单分析了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局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阐述了设计指导思想及开发方法,主要对系统体系结构、总体框架、数据规划、信息编码、安全体系等在设计上的基本考虑进行了论述,阐明了系统网络设计方案、主要软硬件选型等,并对有关子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水利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曹三顺 《红水河》2006,25(1):100-103
CIMS、JAVA、EAP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论文阐述了飞来峡水利枢纽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FLX-CIMS)的总体目标、架构及技术实现方案,期望给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以优质工程、精品工程为建设目标,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设计.在机电工程建设中,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为建设一宗现代化枢纽奠定坚实基础该枢纽工程总结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机电专业关键技术,供同类型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点和中央控制中心通常相距较远,且各监控点位置较分散,利用传统网络布线的方式成本高,且复杂、恶劣的环境造成的后期维护难度和维护成本也较大。利用数字监控和无线网络技术可以将多个监控点与中央控制中心连接起来,而且搭建迅速。该技术可供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管理期或建立流域性数字监控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难度大、工期紧,为满足乐昌峡水利枢纽具备防洪功能和按期下闸蓄水目标的实现,对其安装的快速性提出了要求。为此,引进了公路架桥机进行该枢纽闸门的安装,优化了安装工艺,保证了闸门安装质量,大大缩短了安装工期,为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水利系统异构数据动态集成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随着水利企业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企业内部之间存在着大量异构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开放性和集成性成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就结合飞来峡水利枢纽数据集成系统的实际开发情况,提出了以元数据模型,Java 和XML 技术建立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的面向异构系统数据集成的框架结构,并对实现框架结构所涉及的技术设计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飞来峡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基于TCP/IP的ETHERNET网络结构,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分现地控制单元和集中控制单元。上、下住机的硬件和软件均采用AUJEN—BRADELY(以下简称A—B)公司的产品。本文主要介绍系统结构、设备选型、控制方式、控制程序的组态与设计、系统特点等。  相似文献   
10.
飞来峡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基于TCP/IP的ETHERNET网络结构,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分现地控制单元和集中控制单元。上、下位机的硬件和软件均采用ALLEN-BRADELY(以下简称A-B)公司的产品。本文主要介绍系统结构、设备选型、控制方式、控制程序的组态与设计、系统特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