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瑞春 《人民长江》1992,23(2):18-26
隔河岩枢纽坝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水库诱发地震可能性极少,分水岭地区不会产生危险性的岩溶管道渗漏,水库滑坡分布在水库中上段,对大坝不构成威胁。坝基地层为寒武系石龙洞灰岩。由于坝址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并有多条剪切带,以及两岸发育有岩溶通道系统。因而对坝基岩体、洞室和边坡稳定,以及帷幕工程有不利影响。文章根据岩体结构特征、隔水性能等特性,给出了控制大坝稳定的地质模型边界条件;建议了防渗帷幕下限和宽度;并对洞室涌水、工程建筑物区的天然洞穴和引水洞出口高边坡提出了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2.
红层与大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层在国内外某些地区均有较广泛的出露,红层是水利水电建设中较常遇到的一种坝基岩体。由于红层总体强度低,又多夹层和其它不良盐类的存在,因而具有特殊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特性。通过对国内外在红层上建坝的大量成功与失败的工程实例,特别是通过葛洲坝工程所取得的重大成功,总结了红层上建坝的主要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问题,为在红层上建坝提供了丰富的完整的系统的勘测、科研与基础处理设计的经验和方法。最后根据国内外及葛洲坝工程提供的丰富经验,提出了勘测期、施工期以及运行期应侧重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水布垭枢纽地质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布垭水电站工程有两个第一:一个世界第一,是目前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坝高233 m);一个国内第一,是国内在强岩溶化地区建设的抬高水头最高(203 m)的大坝.水布垭坝址岩层缓倾上游,建坝岩体软硬相间,分布有多层剪切带和缓倾角断层,还有煤系地层平卧于河床坝基下,这样的坝基岩体决定了不能兴建混凝土高坝.坝址区天然建筑材料丰富,当地材料坝对岩体要求较低,其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不仅对岩体条件要求较低,且具有稳定性好,适应性强,建设速度快,总体安全程度较高等综合优点,作为选定坝型.勘察期间针对坝址地质条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论证,坝址存在3大主要地质问题:①环境地质问题,坝前库首地段分布有18个总量近1亿m3的滑坡与危岩体,坝下游泄洪雾雨区还分布有14个规模不等的滑坡、变形体和土体斜坡等,还有一个相对比高达360 m、具不利地质结构(上硬下软)的马崖高边坡;②坝址防渗问题,峡谷两岸岩溶强烈发育,勘察期和施工期实际揭示的岩溶洞穴之多就像筛子一样,清江枯水位197 m高程,大坝正常蓄水位400 m高程,坝前抬高水头203 m,解决岩溶绕坝渗漏问题是枢纽工程能否成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③软岩成洞问题,这里地下洞室较多、岩体条件很差,特别是在地下厂房的中下部,软岩相对集中,垂直开挖形成地下厂房,成洞问题难度很大,在工程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适应这一复杂的地质条件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4.
王世梅  徐瑞春 《人民长江》1996,27(9):35-35,38
层间剪切带工程地质专家系统是在原系统的耻,针对工况实际诮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扩充而成。扩充后系统的领域知识更趋完备,增强了推理的透明度,解释功能加强,增强了推量结果的可读性,与老系统比较,新系统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及增加解释过程自动化功能,因而使用更方便。  相似文献   
5.
根据清江水布垭水井坪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 ,分析了滑坡体产生变形原因 ,并对滑坡体参数的选取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按照顺应性准则和协调性原则提出了滑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水布垭工程岩溶研究与帷幕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瑞春  柳景华 《人民长江》2005,36(12):26-30
水布垭水电站位于清江中游河段,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下式引水发电系统,装机1 840 MW,大坝正常蓄水位400 m,相应库容43.28亿m3,最大坝高233m,坝高居世界同类坝首位.该电站是一个石灰岩坝址,岩溶化程度很高,坝基及绕坝渗漏问题十分突出,计算表明,如果坝址不作防渗处理,其渗漏量可达7 m3/s,水量及电能损失严重,还将对坝基中的剪切带产生冲刷破坏,埋藏在坝基下的多条岩溶管道系统在洪水期将直接冲刷大坝的堆石体.为此需要设置一条总长2 588.3 m,面积达44.14万m2,钻灌总进尺达39.2万m的地下帷幕工程.防渗帷幕初期采用了全封闭方案,投资4.76亿元(与大坝投资相当).经大量的地质科学研究,包括岩溶发育规律、控制因素及岩体渗透特性等;提出了Ⅰ号岩溶管道具有独立的补、迳、排系统,邹家沟一带存在"弱岩溶化地块",该地块隔断Ⅰ号岩溶系统与库水的联系;对于帷幕线上的强岩溶发育区通过封堵岩溶洞穴可以实现"变岩溶化岩体为裂隙性岩体",同时提出了在复杂岩溶地区帷幕优化的原则和类型.水布垭工程按地质提出的帷幕优化图形实施后,钻灌进尺将小于30万m,初步估算可节省投资近亿元.  相似文献   
7.
过去我国对于金沙江流域地质总括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较少,而金沙江地区有着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她流经了横断山脉褶皱带、康滇地盾(其中包括东川古陆、小江山前拗陷)、昆明凹陷,在四川地台的西南边缘和杨子江相连。金沙江河谷有着新颖的第四纪的水流沉积、冰川沉积、冰川地形、第三纪的湖相沉积与河流袭夺等现象,这些对于解决长江水系的发展史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的地貌现象是最夺人心目的,这些奇特的地貌现象,正是反应了金沙江的近期地质构造运  相似文献   
8.
在第四纪地层发育的地区,为供水或灌溉而进行的水文地质调查,或为水工建筑而进行的综合性工程地质调查中,对于各土层渗透系数的取得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渗透系数是直接用来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的依据。渗透系数的取得方法是很多的,除在室内用仪器测定之外,还要到野外进行渗水试验(地下水埋  相似文献   
9.
徐瑞春 《人民长江》1997,28(9):6-7,10
高坝洲水利枢纽石灰岩地层分布广泛,岩溶化程度很高。加之水系关系复杂,水库外渗问题突出,一度成为高坝洲枢纽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也是勘察初期重点研究的问题。经过对枢纽外围水系关系与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最后确定,有3处可能外渗的途径:(1)清长分水岭;(2)清渔分水岭;(3)土地岭河间地块。多年来经过大量的地质调查、钻孔勘探、地下水动态观测等多种手段,基本查明上述可能外渗途径在高坝洲水库正常高水位8  相似文献   
10.
高坝洲水利枢纽岩溶渗漏研究与工程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坝洲水利枢纽坝址与水加区石灰岩地层分布广,岩溶化程度很高。水库区存在沿清长分长岭、清渔分水岭和土地岭河间地块渗漏问题,坝址区存在严重的绕坝渗漏问题。经大量的地质调查、试验研究、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多种手段,查明了坝址区及水库区的岩溶发育规律,最终规定:在正常水位80m高程时,高坝洲水库不会发生渗漏,经帷幕处理后,也不会发生绕坝渗漏。200年4月30日工程正式蓄水,经二年半满库运行的检验,验证了上述地质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