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1.
洪水风险图制作平台建设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洪水风险图制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洪水风险图软件制作平台的建设要从规范建设和制作软件开发两个方面双管齐下;规范建设应从完善现有规范和推行实行规范两个方面着手;制作软件的开发应当充分考虑通用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2003—2012年我国洪涝灾情评估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水旱灾害公报》发布的洪涝灾情数据,分析了我国2003—2012年间洪涝灾害各项统计数据,认为近10年来我国的年度洪涝灾情主要统计指标除经济损失外均呈逐年减轻的趋势,年度洪涝灾害等级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因此完善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体系是减轻灾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全国先后发生23次强降水过程,年均总降水量610 mm,接近常年,其中嘉陵江、汉江、黄河中游降雨量较常年偏多1.3~1.6倍,汉江上游降雨量列1961年以来第3高位,华东、西南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偏多2~3成。全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22个台风,较常年偏少5个,其中有5个登陆我国,较常年偏少2个。超强台风"威马逊"1雨水汛情概况  相似文献   
4.
2007年全国洪涝灾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我国气候异常,降雨分布不均。与多年平均相比,降水量总体呈西多东少格局,其中西北地区中西部显著偏多,东部地区则呈中间多、南北少的态势。淮河流域和华北南部降雨偏多,其中苏皖北部和鲁东明显偏多。淮河流域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2位流域性大洪水,长江上中游、珠江流域、浙闽沿海及西南等地区的众多中小河流暴雨洪水频发,部分河流发生了超过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有8个台风(含热带风暴)在我国沿海登陆。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从防汛抗旱的角度,论述了沂沭泗流域人水和谐与防汛抗旱的关系,分析了沂沭泗流域防汛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从实现人水和谐的角度,提出了要提高防汛管理和洪水调度水平,并给出了提高防汛抗旱能力的措施和建议,以期对沂沭泗流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渭河下游为例,本文从河相关系、河道摆荡、冲淤演变以及洪水位变化等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潼关高程变化及其对渭河下游防洪形势的影响。分析表明,潼关高程抬高和降低时,渭河下游河道分别趋势性地向窄深方向和宽浅方向变化;上游来水的脉动流量可使渭河下游河道每年平均移动120~400 m;因潼关高程抬升,渭河下游还有一定量的淤积;现有潼关高程下降2 m并稳定,渭河下游河道比降和主槽过流面积均有所增加,平滩流量增加,中小洪水防洪压力减小,但大洪水威胁依然存在。认清渭河下游河床演变态势,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降低潼关高程,稳定与整治河道,加强堤防建设,提高防洪能力,是渭河下游防洪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是抗洪抢险、抗旱减灾的重要物资保障。近年来,国家防总、水利部在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工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简述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工作基本情况,初步梳理了近年来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的经验教训,为进一步完善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黄河防汛复杂多变,"小水大险"时有发生,随时可能危及防洪安全和滩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还不能达到提前几年对可能发生险情的地点做出事先预报,这就迫切需要临时应急抢修工程或对河道、堤防等重大险情隐患进行紧急处理。由于目前防汛工程应急抢险超出正常基建或维修养护范围的资金无渠道解决。通过分析近年来黄河防汛应急抢险的实际情况,提出黄河防汛抢险应急处置的对策建议,即通过建立黄河防汛抢险应急处置机制,来应对目前黄河防汛应急抢险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黄河防汛安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对2010年四川绵竹青平乡“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并对四川山洪泥石流灾害进行历史回溯,以期为水利防汛减灾工作提供经验、借鉴.清平乡典型调查发现,四川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历史回溯得出,自古以来四川地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近90%的灾害发生在6-9月份;恶劣的地质条件、复杂的降水,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该区域山洪泥石流频发的主要原因.“8· 13”灾害过程呈现出“淤”、“冲”、“卡”、“涝”的特点.在应对山洪泥石流灾害方面,实施工程防治措施的同时,加强非工程防治措施的效果也越发显著.山洪预警系统在应对“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对山洪灾害易发区非工程防治措施的推进方面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