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质污染现状和主要污染物的分析,提出了为满足输水水质要求而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建议,同时对尚存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如何穿越济南市区是胶东输水干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此根据南水北调输水要求和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小清河综合治理规划及济南市区特有的地理地势环境,提出了利用小清河河道、小清河左岸新辟暗渠、小清河左岸新辟压力管道、济南北部市区新辟明渠四个输水方案。从水质、城市规划、现有河道治理、生态与环境、实施难度、工程占地及投资等角度全面进行研究,论证了各输水方案的优劣,提出了较为适宜的调水方案,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济平干渠输水渠工程全线位于黄河滩区。本文针对济平干渠工程邻黄段黄河侧渗影响大、地下水位高、渠床土质结构松散等特点,为防止黄河侧渗水和地下水浮托力对渠道衬砌体产生扬压破坏,着重对排水减压措施进行了系统设计研究;工程完工运行后,通过对该渠段地下水位观测设施的观测数据详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排水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工程沿线生态修复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工程沿线地形、土壤、植被、水文、气象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导因子法,将济平干渠沿线划分为5种立地类型,并结合济平干渠沿线生态修复的目的和要求,选取了50余种植物,根据不同修复部位建立了9个系列41种修复模式,提出了解决济平干渠工程沿线生态修复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工程设计优化的经验,针对调水工程普遍存在的土石方开挖(填筑)造成的弃土(借土)占压问题,探讨在输水明渠设计中优化减少土石方量、节省工程占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东部沿海地区长期超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大量地下水漏斗区,已引起海咸水入侵、地面沉陷等环境灾害。在降雨量偏少的地下水超采区推广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寻求雨水收集及作物灌溉的"自给自足"平衡点,以自然降雨收集替代地下水的开采,有效遏制地下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黄河来水来沙情况、田山提灌站、济平干渠运用条件,对向玉清湖水库补水方案三种运行工况下的沉沙池沉沙、济平干渠挟沙能力及相关控制指标分别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利用南水北调济平干渠补水泥沙含量控制指标,防止补水期间对济平干渠造成泥沙淤积。并经充分论证后,提出补水结束调水冲渠,置换济平干渠内黄河水的处理措施,防止在静水状态下渠内可能产生的落淤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南水北调东线济南至引黄济青明渠段工程设计过程中,充分消化吸收引黄济青工程冰期输水经验。利用控制建筑物调控,促使各闸门段的水流条件满足形成冰盖的要求;分析影响冰期输水能力的控制因素;并提出保证冰期输水安全的工程措施和调度运行方案,以及出现重大险情时的应对措施,防止冰害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工程地质勘查揭示,在济平干渠湿陷性黄土渠段,除表层局部为裂隙粘土外.渠道影响深度范围内均为黄土状壤土,呈黄褐色,可塑,具有大孔隙结构、粉粒含量高的特点.其垂向裂隙不发育,含门色钙质网纹,具湿陷性,湿陷系数0.008~0.210,湿陷系数平均值0.074,远大于允许值0.015,湿陷等级为Ⅱ级.本文针对济平干渠工程穿越的山前冲积平原、山前剥蚀——溶蚀残丘第四系地层中的湿陷性黄土特性.论述了防湿陷工程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