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热轧窄带钢穿带稳定性是窄带钢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造成穿带不稳定性三个主要方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是陕西省境内一项重要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泵站装机容量和设计流量均为目前国内甚至亚洲在建和已建泵站之最,且调水过程复杂、调水流量分布范围宽广。在分析黄金峡泵站调度原则及运行方式的基础上,综合比较目前国内外大型泵站机组设计制造水平、枢纽建筑物及机电设备投资等因素,详细论证了大型单级单吸离心式水泵机组台数和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并给出了黄金峡泵站机组选型设计的最优方案,同时论证了采用变频调节的必要性及其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大型调水泵站机组的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主要就马钢D36高强度结构船板开发的工艺设计思路、产品各项性能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试制产品最终性能来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标准要求,通过了CCS工厂型式试验认可的要求,说明马钢具备了批量生产D36高强度船板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某国产600MW汽轮发电机组所配汽动给水泵的不稳定低频振动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指出给水泵轴瓦稳定性较差且存在水力流体(动力)激振,经检查和故障处理后最终使振动降低并趋于稳定,本例证为同类型泵组的振动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低C-Mn双相钢变形及非变形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Gleeble热模拟技术结合金相法研究了一种C-Mn-Si-Cr-V热轧双相钢静态及动态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相变过程和组织.实验结果表明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变形不仅促进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而且使仅添加微量Si、Cr合金的低碳锰钢结合轧后连续冷却工艺就可以在10℃/s-60℃/s的宽冷却速度范围内抑制贝氏体与珠光体的形成而获得细小均匀的铁素体(F) 马氏体(M)双相组织,且铁素体及马氏体含量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301L不锈钢电阻点焊不同板厚组合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对9组不锈钢电阻点焊拉剪试样进行疲劳试验,获得不同厚度不锈钢点焊的载荷疲劳寿命曲线及其疲劳强度。利用Swellam应力因子分析疲劳结果时发现:应力因子K_i对于预测同种板厚组合的电阻点焊寿命较为准确;而对于异种板厚组合,两侧板厚的厚度差越大,寿命预测的准确性越差。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厚板对整个试样的应力集中程度有显著影响,采用薄板预测其疲劳强度会产生较大的偏差,采取板厚修正的方法提高其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修正板厚与板厚差满足y=0.357x+0.659的线性关系,修正后的K_i-N曲线可以较好地评价点焊疲劳试样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7.
用轴向力加载疲劳测试法,研究35℃、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环境对6082-T6铝合金型材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室温大气环境相比,合金疲劳强度降低34.9%,室温疲劳强度比为σ0.1/Rm=54.1%,腐蚀环境下σ0.1/Rm=35.2%。两种环境下裂纹均起于试样表面,腐蚀条件下裂纹起裂区呈沿晶断裂;Mg2Si析出相沿晶界分布,Mg2Si、α(Al)基体和单质Si粒子间电位差不同,将在局部形成微电池效应,晶界优先腐蚀,这是造成合金疲劳性能降低,产生沿晶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9.
结合杭州市某安置房工程,介绍铝合金模板安装技术,包括墙柱模板、梁板模板、楼面模板体系的安装,并对安装原则进行说明。由于铝合金模板节点较复杂,因此对节点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并缩短工期。通过铝合金模板的应用,使安置房工程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耐候钢SMA490BW补焊前后M16内螺纹的疲劳性能,制定一套全新的内螺纹疲劳试验方法;对螺纹旋合长度为5 mm的试样进行轴向拉伸疲劳试验,选用高强度不锈钢螺栓,同时根据高频疲劳试验机结构设计相应的夹具及试样。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缺陷敏感性、结果离散性以及试样加工方面都较现有方法有较大的优势,补焊后内螺纹疲劳极限与母材相同,补焊未对原材料的疲劳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