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50Ti/HA生物材料的组织结构与体外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出50Ti/HA生物复合材料,对其组织结构及其在模拟体液中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在1200℃烧结时,原始材料中的Ti与HA之间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为TiO、CaTiO、CaO以及一种类TiP相.将复合材料浸入模拟体液一天后,其表面就形成一层连续的磷灰石膜,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磷灰石膜逐渐增厚.这种膜沿[001]方向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其形成主要与复合材料中生成的TiO有关.  相似文献   
2.
50Ti/HA生物材料的组织结构与体外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出50Ti/HA生物复合材料,对其组织结构及其在模拟体液中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在1200℃烧结时,原始材料中的Ti与HA之间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为Ti  相似文献   
3.
基于等效线性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在建的某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进行了理论计算,重点研究了大坝在运行期各工况水位下的渗流,以及施工期、蓄水期大坝的应力变形分布,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施工期大坝安全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蓄水期大坝渗流、坝体及心墙应力变形进行了预测分析。分析表明:其施工期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资料基本一致。大坝防渗效果较好,沥青混凝土心墙及防渗帷幕起到了主要的阻水作用。坝体应力变形分布规律较为合理,心墙与过渡料及填筑料间能协调变形,工作性态良好,符合土石坝应力变形规律,为下一步水库蓄水验收及蓄水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施工期大坝监测数据进行了梳理,采用图表法、特征值比对等定性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地质、环境、降雨及施工过程等因素,对大坝渗流、心墙挠度、心墙与混凝基座接缝变形和心墙温度等监测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大坝渗流和心墙温度变化正常,坝体、坝基防渗效果较好,心墙与过渡料及填筑料间能协调变形,大坝工作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5.
羟基磷灰石及钛作为骨替代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羟基磷灰石(HA)、钛(Ti)及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生物性能;综合结合HA陶瓷生物性能和Ti及其合金的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的发展状况,指出粉末烧结羟基磷灰石与钛的微观复合材料方式是很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纯钛表面HA/BG生物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高温熔烧法在工业纯钛TA3表面制备出不同羟基磷灰石含量的羟基磷灰石与生物玻璃的复合涂层(简称HA/BG),对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生物玻璃的高温处理的过程中会析出六方柱状的HA晶体,复合涂层具有粗糙表面,存在很多开放性气孔,随着HA原始含量的增加,复合涂层的致密度明显降低,而复合涂 HA相的衍射峰强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以Ti35Nb合金为基材,通过阳极氧化和中温热处理制备了Nb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通过掩模版和磁控溅射技术在纳米管阵列表面形成了Pt电极,随后在低浓度H2气氛中测试了Nb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的氢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阳极氧化温度是影响纳米管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阳极氧化电压为15V和阳极氧化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均匀开口的非晶纳米管阵列。将非晶纳米管在450℃热处理后可以获得锐钛矿结构纳米管阵列。氢传感实验结果表明,Nb掺杂TiO2纳米管对低浓度气氛具有室温氢敏特性。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金化设计和阳极氧化可以制备出具有室温氢传感特性的掺杂纳米管阵列。  相似文献   
8.
纳米化被认为是解决陶瓷脆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纳米陶瓷的特殊显微结构决定了其独特的性能,如高强度、高断裂韧性、低温超塑性等。此外,纳米效应还可赋予材料特殊的光、电、磁等功能特性。烧结是纳米陶瓷制备的关键环节,初始颗粒在高温烧结过程中极易长大,因此,合理的烧结技术和工艺是促进陶瓷致密化并控制晶粒长大的重要保证。按照是否存在外场辅助条件及辅助条件类型,本工作将纳米陶瓷烧结技术分为无压烧结、压力辅助烧结、电磁辅助烧结3大类,并结合研究实例讨论其烧结机理。通过对不同烧结技术的特点对比,提出目前纳米陶瓷烧结技术存在的主要挑战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陈邦尚  陈松  王岩  宁聪 《材料导报》2017,31(12):149-153
为开展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修正研究,对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混凝土进行了徐变试验和数值模拟,并进行了相互印证。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拉压应力、周期应力、双轴应力下的徐变特性,针对徐变预测模型CEB/FIP 1990估算精度低的现状,基于不同应力水平下混凝土徐变特性,结合工程实际给出了便于运用的徐变系数修正值。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为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的修正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医用钛合金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纯钛及其合金以其与骨相近似性的弹性模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在生物环境下优良的抗腐蚀性等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医用钛合金的发展和研究现状,阐述了钛的生物相容性原理,同时简单评述了钛及其合金表面改性与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表明:纯钛及其合金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主要归功于表面附着的氧化层;β型钛合金与α/α β型钛合金相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外科植入用钛合金;寻求更为理想的表面改性工艺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涂层,或将生物活性相添加进钛合金基体中制备成复合材料是提高医用钛合金生物活性的两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