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是指导新时期移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移民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具体的要求。本文通过新老移民条例的对比,简要阐述了新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特点,对条例规定的移民规划设计、安置质量、资金管理、监督评估、部门协调、依法移民等6个突出方面的要求作了分析和阐述,供参与移民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家对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补偿安置政策还没有统一的规定。文章从政策、规范、库区实际等方面分析入手,认为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补偿安置政策参照现行水利部颁布实施的移民设计规范来执行是合适的,从而可解决小型水库移民补偿标准无章可循、无据可依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有关的建议,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3.
临时过渡安置的问题在水库移民工作中是一个不得不面临且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在此分析了产生临时过渡安置的原因及影响,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解决临时过渡安置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省"大分散、小集中"水库移民安置模式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电东送”工程的全面推进,贵州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移民高峰期。虽然贵州省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给水库移民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但贵州省各级移民工作者从贵州省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不断探索和创新,在水库移民工作中总结出了富有贵州特色的“大分散、小集中”有土安置模式,并在实施中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就这一安置模式的背景、特点、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并就如何进一步规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在某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区的实施中,就后靠安置区场地的选择与规划提出了质疑意见,并在实施过程中配合设计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库移民长期补偿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补偿是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省(区)采用的一种新型的水库移民补偿安置方式。在此简要概述长期补偿的含义、特点和优势,重点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政策支撑、资金来源、资金使用、移民管理、耕地恢复整理等方面,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施长期逐年补偿解决水库移民安置难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省随着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发的全面推进, 目前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移民高峰时期, 移民工作任务繁重, 且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移民工作的不断深入, 现行水库移民的一些做法已日益暴露出其缺点和不足。为此, 特提出对农村移民安置实施逐年补偿的办法, 即由现行的一次性补偿转变为长期逐年的补偿, 从而可克服现行做法的一些弊端, 有利于妥善安置移民及维护库区的社会稳定, 达到“移民、政府、业主”三方满意的目的; 同时, 对逐年补偿的依据、利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库移民安置越来越困难的实际情况,为拓宽移民安置方式、妥善安置移民,贵州省移民部门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组到有关省区对水利水电工程实施长期补偿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本文调查和收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浙江省、贵州省等地区水电水利工程土地淹没征占用耕地实施长期补偿的情况和资料,对他们的做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对实施长期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供从事征地移民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电工程征地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水电工程建设征地长期补偿制度,是按建设征用前若干年的单位面积农产品平均产量为基数,由业主逐年按当年的农产品价格计算支付土地补偿费的一种补偿安置方式。目前各地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以贵州省两座水电站做法为例进行剖析,提出妥善推行移民长期补偿安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在水库淹没处理投资中占据较大比重,其补偿兑现方式直接关系到水库移民的利益,关系到他们今后的生产和发展,也关系到移民工作能否顺利实施。200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后,现行移民政策与土地承包政策有一定冲突,特别是在有关土地补偿问题上矛盾较为突出。文章就兑现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全县人均法、据实补偿法和分离补偿法3种兑付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建议采用分离补偿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