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动冰力模型试验模型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激直立桩结构振动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冰条件和结构条件的组合形成了对结构响应形式的综合控制,冰激直立结构稳态振动控制机理为冰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基于动冰力模型试验数据,提出了由弹性控制因子、率控制因子以及几何尺寸控制因子组成的能够反映冰与结构相互作用水平的相互作用系数,并建立了以相互作用系数为相似准数的相似体系。所建立的相似体系可以确定引发结构稳态振动的结构条件与冰条件组合,对研究动冰力模型试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闸墩冰荷载及过冰能力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安  范晓雷  史庆增  王义安 《水利学报》2005,36(9):1121-1126
本文针对我国东北地区某航电枢纽设计中泄洪闸闸墩的冰荷载以及流冰期排冰的问题进行了对应的物理模拟试验。通过孤立闸墩和双闸墩的冰荷载试验,证实了边界条件对冰荷载的影响,获得了边界影响系数.同冰速的试验也证明,冰速对于冰力具有明显的影响。文中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公式计算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根据现场实测资料,进行了三种江面冰排不同分布和密度的闸墩过冰能力的定性物理模拟试验,阐述了现有工况下闸墩间流冰通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冰温度膨胀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焱  史庆增  宋安 《水利学报》2005,36(3):0314-0320
本文在对冰温度膨胀力的作用机理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将有限元方法引入到冰温度膨胀力的计算中,对工程中常见的两类边界条件(即固定约束和摩擦约束)下的冰温度膨胀力进行了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从与现场实测数据的比较来看,有限元计算的结果比较合理。可以在设计中应用;冰盖一侧固定约束、另一侧摩擦约束时。冰作用于固定约束边上的膨胀力会产生高度的应力集中;两侧都是摩擦约束的膨胀力远小于其它约束时的冰膨胀力;温升率对直立墙上冰膨胀力沿冰厚分布的影响远大于对斜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半圆筒形构件是一种防浪性能较好的新型构件,适合于滩海的护岸、护坡工程,但它的抗冰性能未被研究过.本文通过冰力模型试验,研究了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50年一遇冰况下的水平冰力和竖向冰力,试验工况包括不同水深和不同冰速.最后对用于滩海时构件的适用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冰力模型试验,研究了锥体冰力的特征。试验得到的正锥体冰力大都小于美国API荐用Ralston公式计算的冰力,Ralston公式未反映冰速对冰力的影响;多锥体前冰的非同时破坏现象以及锥间距对冰力计算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冰在正、倒锥体交界线上的破坏为挤压破坏,其冰力远小于作用在同直径桩柱上的冰力。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冰力学的发展,静冰力模型试验从试验理论到试验技术及后处理技术都已日趋成熟,然而迫切需要掌握的动冰力模型试验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对国际上已进行的动冰力模型试验进行了介绍和总结,为我国动冰力模型试验的开展做了理论和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8.
冰模拟实验与水利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及冰凌的威胁是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由于冰问题的复杂性,可靠地确定冰荷载的方法应该是:理论(包括公式计算)的方法与室内模型实验或现场观测密切结合,因此冰模拟实验已成为工程设计及工程论证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对冰模拟实验以及低温冷冻模型冰特性的论述和水工结构物冰荷载模拟实验的实例,阐述了冰模拟实验技术对水工建筑物冰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海冰对海上油气工程的破坏及减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冰能够封锁港口、堵塞航道、损毁海上油气工程结构物,酿成重大海难事故。我国的渤海和北黄海,每年冬季都产生结冰现象,历史证明我国的海冰是能够造成灾害的。文章回顾了渤海海冰灾害,分析了1990年至今以来渤海和北黄海的冰情,阐述了海冰对海上结构物的破坏模式和预防海冰灾害的措施,并重点介绍了国内防冰灾和抗冰灾研究及工程措施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这种适合淤泥质难涂作业条件的模式运载装备,通过自车的绞车.一钢缆系统拖曳行进,所用钢缆采用吸力锚锚固,不需水上打桩。这种运载装备既可在无水的淤泥地表行进,又可在浅水中漂浮行进,尤其适合在滩海区域的石油钻探开发初期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