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四川省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两个重要水电开发基地为例,采用水利水电统计数据,在流域分割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游空间关系和流域水电开发指标总体水平,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构建了水电开发程度综合评估体系;基于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情况、土壤侵蚀、地质灾害、水质监测和鱼类资源等数据,分析评估了不同水电开发程度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电开发密度、水电开发强度等指标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局部聚集性,其中水电开发强度、流域装机容量与流域库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呈现显著的相关性;不同水电开发程度等级的水电开发指标呈现显著的差异性,证明了该水电开发程度综合评估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在节水途径上,要以灌区改建工程项目为载体,提高渠系和田间水利用系数,充分利用降水资源,合理联合调控地下水与地表水,实现工程节水;要以供定需,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实现结构调整节水;围绕主导产业和主要作物,综合集成常规节水技术和高新节水技术,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实现产业节水;依托节水型社会的强制性措施,通过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手段,实现以水权为核心的管理节水。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活动急剧增加,工程侵蚀日趋严重,成为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综述了工程侵蚀成因、特点,最后从宣传、规划、治理、监督、监理、执法、监测、科研等方面分析了工程侵蚀的防治对策,旨在能够最大限度地削弱人为破坏作用,协调建设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水电站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被恢复与重建,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治理工程建设废弃地,恢复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措施,是被破坏生态系统恢复的首要工作和关键环节。为了加速水电站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开展人工修复,特别是根据水电站废弃地的具体条件,利用一定的工程和技术措施开展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得绵竹市供水设施遭受了严重的损毁。本文在对绵竹市"5.12"汶川地震前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和震损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绵竹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灾后恢复重建简况,并结合绵竹市农村供水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了"武都水厂、新开水厂、云盖供水站、遵道水厂、新市水厂"5处典型工程,分别从供水模式和净水技术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重要成就,但目前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根据2010年年底四川省农村饮用水安全调查结果,对四川农村饮水安全人口现状、供水工程建设现状、饮水安全问题分布、饮水安全问题的成因及主要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都江堰灌区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核心地带,灌区扩(改)建和节水改造在四川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灌面的扩大,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但受岷江上游水资源的影响,灌区的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在灌区大力开展节水改造、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同时,通过“引大济岷”工程,调大渡河的水来解决岷江水量的总体缺乏是十分必要的,对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乃至全川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