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传热分区的直流蒸汽发生器换热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直流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复杂的流动与换热过程, 为准确研究其内热力参数空间分布规律, 将其分为预热段、过冷沸腾段、饱和核态沸腾段、强制对流蒸发段、缺液段、过热段, 基于分布参数法建立了直流蒸汽发生器一维均相流数学模型, 并自主开发了可实现自动分段计算的直流蒸汽发生器MATLAB仿真程序。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传热分区的模型能准确预测不同工况下壁温飞升的幅度、位置及各传热区域传热管的长度, 得到直流蒸汽发生器工作恶劣区域。所得结果可为预防直流蒸汽发生器超温爆管等事故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BW公司实际运行的直流蒸汽发生器为原型,采用两流体三流场数学模型数值模拟直流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单相液对流换热区、核态沸腾区、蒸干后区域、过热区(即全范围)的流动沸腾换热现象。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模型可较好地预测直流蒸汽发生器全范围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模拟结果与运行数据符合较好;蒸干后质量含汽率低于热平衡质量含汽率,结合壁温变化趋势表明直流蒸汽发生器运行过程中蒸干后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热力非平衡;随着流动换热的发展,表面传热系数迅速上升,蒸干的发生导致传热性能急剧下降,在蒸干后区域及过热蒸汽区表面传热系数缓慢上升。  相似文献   
3.
4.
纳米粉末ZrO2-CeO2-La2O3的XRF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粉末压片法制样,XRF分析纳米粉ZrO2-CeO2-La2O3中主,次量元素,研究了纳米粉中颗粒度效应对荧光强度的影响,随着粉碎时间的的延长和压力的增大,元素的荧光强度逐步上升,阳后达到一个坪区,在相同的压片条件下分析不同温度下煅烧的纳米粉,其荧光强度却没有明显的差别,因此,认为,纳米粉的团聚效应是影响元素荧光强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堤防置换防渗技术——薄型液压抓斗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大,该文分析了其优、缺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为研究对象,采用两流体模型描述二次侧汽液两相流动及沸腾换热,利用CFX对一、二次侧流体与换热管及支撑板的耦合流动换热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提取一、二次侧流体压力载荷,在Workbench平台中实现载荷向结构模型的传递,计算换热管结构应力。流固耦合计算结果表明:支撑板位置处二次侧流体流速迅速增大又快速减小,并且流体湍流耗散急剧增大造成二次侧流体压力损失增大;换热管压力应力取决于一、二次侧流体压差,整体平均压力应力约为58MPa,与实际测量参数相符。  相似文献   
7.
刘尚华  金淑娟 《中国纤检》2006,(7):13-14,22
产品的质量要用产品标准来约束和评判.我国的纺织产品标准对安全性重视不够.应加强对安全性指标的检测,同时需加快标准更新换代的速度,进一步完善标准的配套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焦西泵站施工前边坡稳定、防渗问题及基坑土层稳定等的分析,软基采用深层搅拌固结处理的方法,上部结构竣工后至今未发生过地基沉降,证实了焦西泵站施工前软基处理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堤防置换防渗技术--薄型液压抓斗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大,该文分析了其优、缺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流固耦合的蒸汽发生器换热管结构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为研究对象,采用两流体模型描述二次侧汽液两相流动及沸腾换热,利用CFX对一、二次侧流体与换热管及支撑板的耦合流动换热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提取一、二次侧流体压力载荷,在Workbench平台中实现载荷向结构模型的传递,计算换热管结构应力。流固耦合计算结果表明:支撑板位置处二次侧流体流速迅速增大又快速减小,并且流体湍流耗散急剧增大造成二次侧流体压力损失增大;换热管压力应力取决于一、二次侧流体压差,整体平均压力应力约为58 MPa,与实际测量参数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