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音接口     
本文讨论了NEC公司新近开发的语音接口系统。首先,给出了个人计算机的语音接口软件,该软件以NCE公司最新的语音识别和语音分析技术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河内蒙古河段典型凌情过程模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近十几年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黄河内蒙古河段冰情出现新的特征,突发凌情频繁出现,原有的内蒙古河段冰模拟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凌情防治的需要,亟待建立能反映凌情物理特性变化规律的河段冰情动态发展数学模型。在实测资料基础上,研究了黄河内蒙古河段冰情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河道资料不完整、支流流量资料缺乏及冰桥位置的确定等问题。应用一维冰情数学模型模拟2012—2013年凌汛期黄河内蒙古河段冰情发展过程,并对水温、冰盖厚度、冰盖前沿发展和流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本研究为黄河防凌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支撑,也为天然江河、人工渠道冰情全过程模拟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针对天然河道开展冰情过程数值模拟普遍存在的河道断面资料、水文和气象资料缺少的难题,本研究提出了时均气温和时均太阳辐射计算方法和支流流量的动态分配方法,即根据实测日最大气温、日最小气温和日净太阳辐射率定出关键影响参数,模拟出给定气象站的时均气温和时均太阳辐射的变化过程;通过上游流量向下游传播过程的特征分析,推演出缺少支流流量条件下河道区间支流流量分配的合理比例。将本文方法应用到黄河内蒙河段冰情过程模拟计算中,模拟的巴彦高勒冰盖厚度值和冰盖前沿的发展同实测值吻合良好。本研究成果可应用到少资料条件下江、河、渠道冰情演变过程的数值模拟中,为天然河道冰情的准确模拟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4.
黄河宁蒙河段开河期冰凌洪水主要集中在3月中下旬,一般由融冰洪水与冰坝洪水组成,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凌峰、洪量年际变化大,沿程增加明显,头道拐站易形成多峰,峰型系数较夏汛小,洪水历时较夏汛短,水位表现较夏汛同流量水位高,流速在涨水段慢于落水段。这些特点主要与宁蒙河道形态、水利工程、封河期上游来水及开河期气温、开河形势、封冻期形成的槽蓄水增量大小、沿程分布及其释放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我国湖泊水环境问题与水生态系统修复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对湖泊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我国湖泊出现面积萎缩与干涸,富营养化加剧,淤塞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等问题。针对湖泊水环境问题,总结了湖泊生态系统修复的实践,从截断外源污染和控制内源污染两方面提出了修复措施,并进一步给出了修复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1949~2005年台风年鉴资料,将影响黄河流域的热带气旋分为沿海北上类、登陆北上类和其他类,其中登陆北上类对黄河流域影响最多也最为严重。统计分析表明,影响黄河流域的热带气旋有三大特点:①时空分布极不均匀;②多为登陆台风且登陆地点集中;③强度偏强,但是间接影响流域的多。功率谱分析表明,影响黄河流域的各类热带气旋都存在着显著的周期变化(其他类除外)。  相似文献   
7.
8.
把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作为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预报关键指标,明确累积负气温与封河流量、降温强度、河槽形态等的关系,确定现有河槽形态以及海勃湾水库运用影响下不同流量和降温强度封河所需的累积负气温,并建立了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预估公式。指标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预报的预见期与精度。  相似文献   
9.
2012年7—8月黄河兰州以上地区降水普遍偏多,各代表站平均降水量为225 mm,较常年同期偏多36%。受降水影响,黄河上游来水异常偏多,唐乃亥站7—8月总径流量达130亿m3,为有记录以来最大值,兰州站7月30日出现自1986年以来最大洪峰流量。经分析,2012年7—8月有利于兰州以上区域降水的大气环流特征主要有印缅槽指数偏低、青藏高原高度场指数偏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明显偏北、热带对流十分活跃等。  相似文献   
10.
对2014年汛期黄河流域雨水情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汛期黄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7—8月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中下游部分地区发生较严重旱情;9月出现华西秋雨天气,流域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多,上游兰州以上和中游渭河、伊洛河等区域相继发生秋汛洪水;10月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偏少。主要气象成因: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影响黄河流域的冷空气势力偏弱、偏北,使得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9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的低压槽底部不断有冷空气东移南下进入黄河流域,形成了9月黄河流域降水异常偏多的形势;10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对黄河中下游降水不利;汛期在我国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和登陆的次数均较常年偏少且路径偏南、偏东,对黄河流域降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