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湾水电站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漫湾水电站工程的大坝变形、渗流、应力应变及温度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大坝蓄水到正常水位994.0m时,坝顶向下游最大位移19.2mm,坝基向下游最大位移3.47mm,坝基向上游转动7.4秒,即上游比下游相对多沉2.25mm,这是库底在水压作用下沉陷所致;坝基实出场压力比设计值小,7#、12#、16#坝段实测扬压力分别为正常水位设计扬压力的89.06%、27.2%、69.61%和洪水位设计扬压力的44.78%、18.35%、53.98%,坝基帷幕后渗压系数均小於设计值0.3~0.4H1,排水带处渗压系数均小於洪水水位0.4H2,渗压系数和扬压力小,说明坝体纵典灌浆效果良好,大坝形成了整体.坝体应力多为温度应力,并在设计范围内.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大坝工作性态正常,处于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2.
张文胜  冯兴常 《人民长江》2010,41(20):23-25
介绍了三峡升船机底板及两侧边坡在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情况,包括:边坡变形监测、基础底板温度监测、建基岩体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安全监测为指导施工与管理提供了可靠支撑,为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处于可控状态发挥了作用。通过长期监测获得的成果与认识,对于薄层混凝土温控与防裂,以及控制升船机上部塔柱结构温度变形等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葛洲坝工程预应力闸墩设计、施工及监测成果,对预应力损失、闸墩边缘应力、颈部应力进行分析,认为预应力闸墩结构设计是合理的,工作性态是正常的,现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钢筋与混凝土联合受力的关系式 在钢筋混凝土内分别埋设钢筋计、应变计及无应力计,根据仪器的构造原理和在混凝土中的工作性能,并满足钢筋与混凝土变形相容条件下,考虑钢筋为弹性体,混凝土为弹性徐变体,和钢筋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不一致,以及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湿度变形的影响,推导出钢筋与混凝土联合受力时的关系式为:  相似文献   
5.
冯兴常 《人民长江》1995,26(6):17-22
本报告对漫湾水电站工程大坝的变形,扬压力,绕坝渗流等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坝基和坝体水平位移较小,分别向下游位移1.44mm和7.91mm;坝基实测扬压力比设计扬压力小,7号,12号,16号坝段实测扬压力分别为设计扬压务的44.2%,64.2%,有利于抗滑稳定,增加大坝安全度。坝基排水幕处渗压系数均比设计值0.2小于7号,12号,17号坝段排水处的渗压系数分别为0,-0.33,0.07-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基岩变形计和夹层错动变形计,并对基岩变形规律及原因作了分析。认为葛洲坝工程基岩变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部结构的混凝土自重和地应力、基岩蠕变、水压力、边荷载、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此外发现基岩变形与深度有关,由表层逐步向深层增大,还总结了基岩不同深度与变形的相关关系。在蓄水期间基岩变形较小。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及其高边坡渗流监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双线五级船闸及其高边坡的渗流监测成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高边坡地下水位主要受闸室开挖和降雨影响,目前地下水位基本稳定,高边坡地下水压力和闸室底板、闸墙背后渗压较小,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丹江口大坝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应力、温度、扬压力、渗流等监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大坝经过20多年的运行考验,其工作性态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茅坪溪防护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工作性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温度、应力、应变、位错变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心墙底座压应力为1.37-1.55MPa;心墙上下游面均为压应变,上下游面平均压应变分别为-21.53kμε和-19.30kμε;心墙与基座位错变形多在-1.93mm以下,心墙与过渡料之间的垂直位错变形在-3.85~_48.59mm之间,心墙上下游水位差37.89m,以上说明心墙防渗效果好,应力应变工作性态正常。  相似文献   
10.
根据15年的监测成果,对施工及运行期高边坡和船闸的变形、渗流和应力应变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边坡变形主要受开挖卸荷的影响,开挖结束后变形速率减缓,并逐渐趋于稳定;船闸变形主要受水压、气温和时效影响;高边坡和船闸渗流渗压较小,说明高边坡经过采取截、防、排水等措施后,防渗效果显著:高边坡和直立墙经过喷锚支护、锚杆和预应力锚索加固,限制了高边坡的变形.目前高边坡和船闸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