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翔  万群志 《中国水利》2003,(13):44-46
在防洪调度中蓄滞洪区运用困难的问题由来已久。国务院发布《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后,河南省的蓄滞洪区首次启用并获得补偿,补偿政策深受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欢迎。补偿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今后具有指导意义,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当前应继续完善补偿政策,为蓄滞洪区运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万群志 《治淮》2002,(2):3-4
一、系统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及其对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是防汛抗洪工作的根本目的。灾情信息既是防汛决策的基础依据,也是评价防汛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只有对洪涝灾害的发生过程进行科学准确的预测和评价,才能真正实现防灾减灾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依托规划全面提升抗旱减灾综合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全国抗旱规划》编制背景和基本情况,分析了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旱情监测预警系统、抗旱服务组织等抗旱规划主要建设内容的建设管理现状和发挥的抗旱作用,探讨了抗旱规划组织实施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推进《全国抗旱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6,2007年嘉陵江流域发生了大范围、长时间的干旱,造成了罕见的损失。由于缺乏统一的水量调度机制,流域内的水利工程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需要编制并实施嘉陵江流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在分析嘉陵江流域水文资料、用水、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基础上,从调度原则、供水区域、水源点、调水线路、控制水文站、干旱预警指标、预案启动条件等方面,研究并制订了嘉陵江流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预案规范了嘉陵江流域水量应急调度程序,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可以更好地保障流域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我国现状抗旱应急供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干旱时期的最低需水要求,指出我国抗旱应急(备用)水源能力建设战略目标。在分析我国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类型的基础上,针对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六大片的特点,提出我国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布局建议,以全面提升我国综合抗旱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繁的国家,防洪工程标准低、质量差,抗洪抢险的任务长期而艰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防汛工作,投入了大量的基本建设资金,兴修了一大批防洪骨干性工程,初步形成了全国水文站网和预报系统。为了补  相似文献   
7.
8.
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按每队200万元补助标准,支持全国2144支县级抗旱服务队购置抗旱设备,极大地提升了县级抗旱服务队的整体实力,在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调研分析了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队伍的设备配置、运行管理以及抗旱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建设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河北、山东两省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情况调查,对抗旱服务组织的三种发展模式,在抗旱减灾中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全面推行抗旱预案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国家把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到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位置,抗旱预案作为应急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大力推进.通过回顾抗旱预案编制工作的推进过程,分析了抗旱预案在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全面推行抗旱预案制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