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2.
本文在音乐情感分类中的两个重要的环节:特征选择和分类器上进行了探索.在特征选择方面基于传统算法中单一特征无法全面表达音乐情感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多特征融合的方法,具体操作方式是用音色特征与韵律特征相结合作为音乐情感的符号表达;在分类器选择中,本文采用了在音频检索领域表现较好的深度置信网络进行音乐情感训练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音乐情感分类的表现较好,高于单一特征的分类方法和SVM分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莒南县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重要性越发突出,莒南县不断挖掘节水增效潜能,扩宽高质量发展空间,坚持政府主导,推动技术创新,开辟节水新路,节水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基底隔震结构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研究新型结构抗震性能和开发新型结构抗震体系的热点方向之一。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增设加台和高阻尼橡胶垫块的新型基底摇摆隔震桥墩模型,介绍了该新型基底摇摆隔震桥墩的具体构造细节,阐述了该桥墩的减隔震原理和优点,并通过振动台试验得出了该新型桥墩能够显著降低墩顶水平加速度和墩底应力值,但同时会增大墩顶水平位移的结论;过大的墩顶水平位移会影响桥墩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以墩顶水平位移为设计控制要点,考虑墩柱在实际摇摆提离过程中的加台受压区宽度和墩柱弯曲变形的影响,通过静力平衡条件建立墩顶水平地震力F与墩顶水平提离位移δ的力学关系式,并引入位移动力放大系数β考虑实际桥墩墩顶动力位移Δ,使得其墩顶水平位移Δ满足铁路桥梁规范墩顶允许位移5 L数值要求。通过对理论推导关系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推导的力学关系式和数值模拟结果整体上符合较好,并分析了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滑动摩擦隔震桥梁位移过大对临跨造成不利的影响,可在桥墩上设置限位装置限制墩梁相对滑动位移,降低滑动摩擦隔震桥梁的纵向位移。本文提出了滑动摩擦隔震支座和限位装置同时使用的抗震构造措施,利用滑动摩擦隔震支座降低固定墩的地震反应,利用限位装置降低墩梁相对滑动位移。建立了同时考虑支座滑动摩擦非线性、限位装置接触碰撞及其材料非线性和桥墩材料非线性的桥梁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改变活动支座摩擦系数、限位装置与梁体之间的碰撞初始间隙等参数,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针对限位装置对滑动摩擦隔震桥梁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限位装置对于限制滑动摩擦隔震桥梁的梁部位移、均衡地震动输入能量在各墩之间的分配有着较大的作用。设计时可通过详细的有限元分析,改变限位装置的间距、刚度等设计参数,使限位装置起到降低滑动摩擦隔震桥梁的纵向位移而不显著增加固定墩地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汶川、唐山及云南等地震中典型的简支梁桥、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和拱桥震害分析发现,相同桥梁体系的震害有许多共同特征,不同桥梁体系的抗震性能差异很大.本文结合数值分析,讨论了简支梁桥、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和拱桥在各种条件下的抗震性能优劣,提出了地震区直线桥梁合理抗震体系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7.
铁路桥墩作为桥梁的下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易遭到破坏。我国高烈度地区依然存在大量的低配筋重力式桥墩。此类桥墩延性及耗能能力较差,抗震能力不足。在历次强烈地震时铁路桥墩的破坏都十分严重。因此,针对既有铁路重力式桥墩提出可靠的抗震加固方法,以及对加固后桥墩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铁路重力式桥墩的特点,研究了外包碳纤维布、外包混凝土及外包钢板3种抗震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并对3种加固材料与基础的锚固连接方式进行重点研究。制作6组共计23个不同配筋率的混凝土桥墩模型,针对每种加固方法进行试验及理论研究。研究模型桥墩加固前、后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分析各种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研究加固后桥墩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铁路混凝土重力式桥墩配筋率低,在地震时易发生破坏的特点,提出外包碳纤维布、外包混凝土及外包钢板3种抗震加固方法。介绍了3种抗震加固方法的施工工艺,尤其对3种加固材料与基础的锚固连接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2)建立3种抗震加固方法的有限元模型及求解方法。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模型桥墩加固前、后的承载能力、位移延性以及塑性区的分布规律。讨论加固材料、墩底锚固措施及加固高度等因素的影响。比较不同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建立采用外包碳纤维布、外包混凝土及外包钢板3种抗震加固方法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桥墩水平力–位移关系的全过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加固高度的增加,破坏模式发生改变,塑性区的分布区域发生上移。采用墩底锚固措施的加固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桥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有限元分析结果为桥墩的抗震加固参数及锚固方式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3)基于相似原理,设计、制作6组(共计23个模型)具有不同配筋率的桥墩试验模型。采用3种加固方法对受损后的模型桥墩进行抗震加固。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研究加固前、后模型桥墩的抗震性能。获得了加固前、后的模型桥墩在反复水平力作用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及破坏模式。根据试验结果可知:对于碳纤维布和钢板加固,加固后桥墩的破坏形态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延性破坏。加固后模型的滞回面积增大,滞回性能得到改善,耗能能力及塑性变形能力提高。加固后桥墩的承载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及延性提高了2~3倍。钢板加固桥墩的滞回曲线具有滑移及捏缩三线性恢复力模型的特性。对于外包混凝土加固,加固后桥墩的开裂破坏位置上移至未加固部分,但破坏形态仍属于少筋混凝土结构的脆性破坏。加固后桥墩的整体刚度明显增加,承载能力提高了2~3倍。加固后滞回特性得到部分改善,但是滞回环仍然较瘦,其耗能作用仍较差。对于全墩身外包混凝土加固,由于配筋率和配箍率都明显增加,加固后桥墩的承载力及延性明显提高。对比3种加固方法的试验结果可知:在增加桥墩刚度方面,外包混凝土及钢板加固法要优于碳纤维布加固法;在增加桥墩延性方面,外包钢板及碳纤维布加固法要优于外包混凝土加固法。(4)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都可以看出,3种抗震加固方法均能够取得明显的加固效果。(5)提出3种加固材料与基础之间的锚固连接方法,对加固前、后模型桥墩的抗震性能及加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3种加固方法及连接锚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6)研究桥墩加固后抗震能力的评估方法。在有限元分析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加固桥墩能力曲线的简化方法。依据等超越概率的抗震设防准则,根据既有铁路桥墩的剩余服役期限,提出考虑服役期影响的地震作用调整系数对弹性需求谱的折减方法,建立考虑加固后桥墩位移延性的非弹性需求谱曲线。给出加固后铁路重力式桥墩的抗震性能指标及其限值。提出抗震加固后重力式桥墩的抗震能力简化评估方法和评估流程,并以一抗震能力不足的铁路重力式桥墩为例进行了抗震能力评估。  相似文献   
8.
针对强震下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桩基础的抗震性能提出了多级设防目标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与合理取值。该文提出了两种计算模型:静力Pushover分析模型及动力SR分析模型。首先通过Pushover分析模型获得结构的能力曲线、性能点控制值及承台底平动与转动弹簧本构关系。然后采用动力SR分析模型输入地震波进行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获得结构的响应值,并与能力曲线控制点对比评价桩基础的抗震性能。最后以高速铁路32 m简支箱梁桥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在处理多文件任务的时候,会出现同时读写文件的情况,文件将会出现数据读写不全或数据缺失.在Linux内核中,单处理器情况下,通过同步机制来进行任务的分配和处理,其中经典的有原子操作,信号量机制,互斥锁等实现方案.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则是通过test-and-set原语操作来实现.本文通过设计一种多文件任务调度的算法,避免整个系统发生互斥访问.本文通过Matlab编程实现该算法,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文件调度算法能够有效的并行执行多文件任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莒南县以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为主线,聚焦发力、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抓紧抓实这项民心工程,使农村饮水安全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较好成效。针对以后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