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   8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民间资本具有逐利性,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必然要追逐利益,相应的制度设计必须尊重民间资本的逐利性,给予民间资本稳定、持续的利益激励,从而保证其稳定、持续地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但基于民间资本的流动性,需要在制度设计中中断民间资本的逐利性,避免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过程中为追逐利益而偏离住房保障目标。对于具有较高获益性的保障性住房,天津市允许民间资本直接参与供给;而在获益性较低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中,天津市采用保障性住房投资基金、保障性住房信托投资基金、住房公积金贷款等工具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地兼顾了民间资本的逐利性和保障性住房的公益性,在结果上达到了双赢。  相似文献   
2.
中国住宅业正处在调整期,房地产企业重组,产业结构升级。本文从"差异化经营"思路出发,主张住宅业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一系列住宅政策主要是住房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鼓励民间资本、房地产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形成住宅细分市场的良性竞争格局,从而带动住宅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
民间资本具有逐利性,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必然要追逐利益,相应的制度设计必须尊重民间资本的逐利性,给予民间资本稳定、持续的利益激励,从而保证其稳定、持续地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但基于民间资本的流动性,需要在制度设计中中断民间资本的逐利性,避免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过程中为追逐利益而偏离住房保障目标。对于具有较高获益性的保障性住房,天津市允许民间资本直接参与供给;而在获益性较低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中,天津市采用保障性住房投资基金、保障性住房信托投资基金、住房公积金贷款等工具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地兼顾了民间资本的逐利性和保障性住房的公益性,在结果上达到了双赢。  相似文献   
4.
大都市是我国流动人口主要的流入地区,大都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住房还存在诸多问题。以发展型社会政策和社会排斥理论为视角,通过对我国大城市流动青年住房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流动青年具有受教育水平高、农业户籍流动青年占流动青年群体的多数、流动之前生活条件处于中等水平以及正规就业的特点,同时在位房需求上,他们呈现出购房能力差、社区融入程度低以及主观评价满意度中等水平的特点。通过对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流动青年的比较分析发现,流动青年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发展型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为大城市流动青年住房问题的解决进行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大都市是我国流动人口主要的流入地区,大都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住房还存在诸多问题。以发展型社会政策和社会排斥理论为视角,通过对我国大城市流动青年住房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流动青年具有受教育水平高、农业户籍流动青年占流动青年群体的多数、流动之前生活条件处于中等水平以及正规就业的特点,同时在住房需求上,他们呈现出购房能力差、社区融入程度低以及主观评价满意度中等水平的特点。通过对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流动青年的比较分析发现,流动青年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发展型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为大城市流动青年住房问题的解决进行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保障性住房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回归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议题之一:住房产权关系。然而现行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的产权关系尚不清晰,背离了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初衷,应当以《物权法》等民事基本法为基础梳理和构建我国保障性住房权利体系,以更合理地保护保障性住房各方利益,从而完善我国住房保障结果制度。  相似文献   
7.
住房保障不可能单纯依靠政府投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是当务之急,T市实践证明民间资本可以参与住房保障事业,但选择民间资本参与的途径必须充分把握住房保障需求、住房保障政策以及民间资本的特质,合理利用政府主导和国有企业的表率作用,并基于民间资本、保障性住房特征构建住房保障细分政策,对民间资本科学运用利益诱导方式,并预防其流动性的危害,使民间资本更好地服务于住房保障乃至社会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8.
对不动产物权的公示公信方法我国采用登记要件主义,权属登记是业主明确其享有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必要保证。当前权属证书记载的是套内的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用建筑面积,因此建筑面积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联系紧密。而依据当前(分摊)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界定并不清晰,这给房地产销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行使以及物业服务带来了诸多麻烦。本文试从建筑面积测算规范入手,阐明建筑面积概念、外延及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间的关系,从《物权法》角度探讨建筑面积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