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目的:分析双重血浆置换(DFPP)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探讨处理对策,以积累临床经验,提高DFPP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9年7月~2010年7月我科开展DFPP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9例患者,共行DFPP治疗33例次,发生低血压5例次,发生率为15.1%;发生溶血1例次,发生率为3.0%;发生滤器凝血1例次,发生率为3.0%;因跨膜压、血浆入口压高,改换其它治疗方式2例次,发生率为6.0%.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3%.结论:合适的血浆成份分离器选择,合理的抗凝剂应用,有效的血流量,严密的病情观察,适宜的分浆、补浆、弃浆量设置,可以减少DFPP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认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的认识情况,找出原因,分析问题。方法采用自制式问卷对187例糖尿病患者存在糖尿病足危险因素,足部自我护理状况及出现症状是否及时就医状况3方面进行调查。结果52%的糖尿病患者存在1种以上危险因素。结论有关预防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是相当不足的,建议护士在对糖尿病进行健教中应加强预防糖尿病足的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的认识,重视足部自我护理,从而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莉  龚红英 《医学争鸣》2009,30(6):540-540
1临床资料我科2006-08~2007—10收治膀胱恶性肿瘤患者23(男15,女8)例,平均年龄61(41~76)岁.移行细胞癌18例,鳞状细胞癌5例.伴有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2例.均在全麻下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术(简称膀胱全切术).23例患者均愈合良好,手术成功,仅1例出现轻度肺部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患者痊愈.余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龚红英  龚正福 《医学综述》2011,17(24):3840-384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呼吸衰竭时多见于老年患者,多表现为黏液性水肿,伴意识障碍、贫血、低钠血症。多无呼吸系统症状,病情进展中出现Ⅱ型呼吸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典型临床表现常被掩盖,易漏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可改善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呼吸衰竭时机械通气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地改善预后,亦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迅速发展,血液透析已成为广大尿毒症患者赖以维持生命的主要肾脏替代疗法。同时,血液滤过、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技术也日臻完善,在危重患者的救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是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降低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专业护理人员的不足,护士本身的知识缺乏等原因,血液净化中心的健康教育工作尚存在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及护理质量。本文对血液净化中心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旨在研究对策,以便更好地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提高血液净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的军护与合同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从我院240名30岁以下护士中.随机抽取军护、合同护士各40名。军护平均年龄(24.78+2.90)岁;平均护龄(4.48+3.24)年;中专生15名,大专生24名,本科生1名。合同护士平均年龄(23.43+2.12)岁;平均护龄(3.68+1.93)年,中专生34名,大专生6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30例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透析(FreseniusFX60,超纯透析液)治疗6月.试验前(O月)采透析前,试验后3、6月分别采透析前、后血样测定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的水平.结果转换为高通最血液透析与原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没有变化.血清叶酸透析前水平从实验开始时0、3、6月分别为(5.16±0.87)ng/ml,(4.94±0.85)ng/ml与(4.75±0.77)ng/ml.虽然呈下降趋势,但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t0/3=0.962,t0/6=1.826,t3/6=0.836,P>0.05).血清叶酸水平透析前后无明显变化.血维生素B12透析前水平在试验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120,t0/6=0.337,t3/6=0.436 P>0.05),分别为(419.13±136.83)pg/ml,(414.00±153.16)pg/ml与(432.83±139.12)pg/ml,透析前后血维生素B12水平没有变化.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后未发现血清叶酸、维生素B12丢失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查明2017年6月1日—3日珠海市某海岛建筑工地工人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和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对可疑餐次食物开展病例对照研究,采集病例肛拭子等样品进行检测,副溶血性弧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析。结果 该建筑工地共有病例51例,罹患率为54.3%,其中中交三航钢筋班46例,上海建工公司5例。临床症状主要为腹泻(96.1%)、腹痛(94.1%)、恶心(70.6%)、呕吐(64.7%)、发热(31.4%)、WBC升高(77.8%)。流行曲线表现为点源暴露,病例的共同餐次为6月1日中交三航钢筋班食堂提供的晚餐,经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凉拌猪耳是危险食物(OR=9.684,95%CI:2.452~38.242)。21份病例肛拭子和1份制作凉拌猪耳的厨工肛拭子检出副溶血性弧菌,PFGE分析结果 显示19份病例肛拭子和厨工肛拭子同源性为100.0%。结论 本次事件为一起厨工污染凉拌猪耳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应加强厨工的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宣教,规范凉拌菜等高危食物的制作和储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的活动特点及其情绪变化,根据羁押人员的特殊心理特点,探讨个体化的护理方案,着重提高羁押人员对结核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医从性,提高其服药规律性、提高治愈率,降低在羁押人群中播散的风险。方法 150例羁押患者分成结核病组和非结核病组,分别进行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回收、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宣教,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结果羁押人员对结核病的认知提高,非结核患者能主动防范,结核患者能主动配合自我隔离措施,规范服药治疗。结论护理人员对疾病善于观察和对症护理,可以使羁押人员正确面对传染病,正确防范,规范治疗,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