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医药卫生   26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形态学观察对一氧化氮(NO)在癫痫发作中的意义、NO与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用红藻氨酸(KA)诱导的复杂部分性痫病模型.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KA30,60,90,200min组及对照组.脑组织进行还原性辅酶见依赖性黄递酶(Nd)染色,在Nd染色的基础上进行GAB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DG),KA建模组各时点一氧化氮合酶(NOS)与GABA双标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为低,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Nd与GABA在脑内共存;GABA释放的减少导致GABA能系统解抑制;NO的释放减少,使其负反馈性抑制减弱,因而使神经元同步的阵发性放电增加.说明GABA与NO通过各自的途径起抗癫痫,也许在抗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失神发作(absence seizures)为多见于儿童期的非惊厥性发作.临床上大部分为学龄前期至青春期起病,且与遗传有关.既往称“小发作“,主要表现为短暂而频发的意识障碍.一般每次发作持续2~15s,不超过1min,每日发作数次~数十次不等,常突发突止.典型的脑电图表现为两侧同步对称的3Hz棘慢波发放(spike and wave discharges,SWDs).现分为儿童期失神发作和青少年期失神发作.前者起病年龄较早,多为6~7岁,因发作频繁(每日数次~数十次),又称密集性癫痫.后者起病年龄较晚,多为10~17岁,发作频率少于前者,呈散发而非每天发作,常伴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脑电图上棘慢波频率可达3.5~4Hz.失神发作动物模型对痫性发作的开始、扩散、扩散途径、以及参与发放的神经递质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从这几方面对近年来失神发作的几种常见动物模型予以回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实验性癫痫发作大鼠海马结构内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信使机制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4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红藻氨酸(KA)10、30、60分钟组(每组6只)和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KA10、30、60分钟组(每组6只)。用放射免疫法测定KA诱导性癫痫发作中各时点海马结构内cGMP含量及LNAME的干预效应。结果KA注射引起大鼠海马结构内cGMP浓度升高,并加重大鼠癫痫发作(湿狗样摇动提早出现和发生次数增多);KA注射前30分钟给予LNAME可明显抑制KA10、30分钟组cGMP浓度的升高,但LNAME对KA60分钟组cGMP的抑制作用不显著。结论在KA发作早期,cGMP浓度升高与内源性NO有关;NO的抗发作效应可能与cGMP信使机制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4.
为证明癫痫发作早期一氧化氮(NO)抗发作效应,用NO合酶(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大鼠红藻氨酸(KA)诱导性发作进行干预,同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海马结构中NOS活性的早期变化。发现KA发作10min、30min组海马结构中NOS活性明显升高,而KA注射前30min给予L-NAME可显著抑制NOS活性的升高,这种抑制效应与大鼠KA发作中湿狗样摇动(WDS)的提早出现和发生次数增多显著相关。结果提示在KA诱导大鼠发作早期内源性NO具有明显的抗发作效用。  相似文献   
5.
<正> 癫痫患者,尤其是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病灶的定位有时比较困难。脑电图(EEG)、磁共振扫描(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均常用于癫痫的辅助诊断。MRI仅能发现部分有组织结构异常的病变。脑电图上若有局灶性放电,对病灶的定位有相当大的帮助,但不少患者脑电图为弥漫性异常甚至无明显异常而难以定位。SPECT对局部血流量异常的病灶定位有一定帮助。我们对1995年10月至1997年7月我院门诊确诊的37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的24h脑电图(EEG  相似文献   
6.
运动诱发性反射性癫痫2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运动诱发性反射性癫痫21例。分皮质型强直性发作和皮质下型舞蹈指痉样发作两型。皮质型者其病灶可能在皮质运动区及其附近,皮质下型者可能在丘脑,底节区。  相似文献   
7.
偶极子追踪法的现状与展望刘晓欲,黄远桂,蒋大宗根据头皮的脑电分布推算产生这一脑电活动的起源,这类问题被称做脑电逆问题。Bra-zier[1]在1949年首次提出用电流源作为脑电发生器的观点,在此后近20年内,由于计算方法和技术的局限,人们的研究主要集...  相似文献   
8.
人体对预先暴露-1,-0.5,0 Gz之后+Gz时的心血管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推拉动作的心血管反应性及推拉效应的发生机制. 方法: 17名健康体检现役歼击机飞行员被分别暴露于9次头高位倾斜(HUT,+1 Gz)→头低位倾斜(HDT,-1 Gz,-0.5 Gz,0 Gz)→HUT,随机顺序. 在下列条件下进行:+90° HUT 2 min,随后转为-90°, -30°, 0° HDT各30 s,随后转为+90° HUT 2 min. 床体旋转速度为45°*s-1. 间隔4 s监测一次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实时监测心电图. 结果: 在HDT期间,心率和血压较基础HUT明显下降. 随后HUT,心率和血压上升,但与基础HUT比较其速度和幅度变小. -0.5 Gz和0 Gz血压较-1 Gz时明显升高. 结论: 在推拉动作小于+1 Gz时相由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作用,导致反射性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在其后的+Gz时相,这种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转换延迟,导致对其后+Gz的心血管反应性延迟. 这可能是推拉效应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研究大鼠在戊四氮导致癫痫发作早期前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显示前脑内OX-42和Fos蛋白表达的时程变化,并用双重标记显示OX-42和Fos阳性细胞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在戊四氮导致大鼠癫痫发作早期(从15min到360min),前脑的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阳性,随着存活时间的变化,OX-42的阳性反应经历逐渐升高又降低的过程;Fos蛋白在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中有表达,也呈现逐渐升高又降低的变化;Fos在小胶质细胞表达高峰的时间早于在神经元的表达;另外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和Fos阳性神经元在前脑分布基本相同,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海马、杏仁核等部位。以上结果表明,前脑的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一样在戊四氮所致癫痫发作的早期表现明显的反应,但小胶质细胞反应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癫痫多在儿童期起病。儿童癫痫在临床表现、发作类型,疾病类型等方面均与成人有所不同,有其年龄的特异性,并可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多数预后良好。现将一些特殊类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