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葡萄糖6 磷酸异构酶( GPI)、类风湿因子( RF)、抗角蛋白抗体( AKA)、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4种血清标志物在类风湿关节炎( RA)疾病的诊断、疾病活动度的判断及骨侵蚀的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193例RA患者, 158 例非 RA 患者, 98 例健康体检者. 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GPI和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浓度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定性检测AKA. 结果 血清GPI、RF、抗CCP抗体、AKA阳性率在RA组与非RA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血清GPI、RF、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在RA组显著高于非RA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血清GPI、RF浓度水平在RA活动组浓度显著高于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血清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在RA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血清GPI、RF浓度水平在RA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在RA骨侵蚀组显著高于非骨侵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血清AKA阳性率在RA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RA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血清 GPI、RF、抗 CCP 抗体、AKA 的水平对RA的诊断起到重要作用,血清GPI、RF浓度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有关,血清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可以预测RA患者骨侵蚀,RA患者血清AKA阳性可能与骨侵蚀有关.  相似文献   
2.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 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恶性肿瘤早期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化学显色方法检测183例健康查体者,104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和32例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TSGF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组TSGF含量明显升高,平均检出阳性率为83.79%,特异性为93.44%,实验有效率为89.89%。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48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进行动态观察,发现42例患者血清中TSGF含量明显下降(P〈0.01),另6例病情恶化患者TSGF含量无明显变化。在183例体检人群中发现12例阳性,占6.55%,其中2例被确诊为肿瘤,10例是由炎症所致的假阳性。结论 TSGF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广谱性,对体检人群的早期诊断及肿瘤患者的诊治、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肺气虚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与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环素 1α(6 K PGF1α)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 6 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 ,复制肺气虚证模型 ,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XB2 、6 K PGF1α水平。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 ,全血粘度 (高切、低切 )、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升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 ;模型组TXB2 升高 ,6 K PGF1α降低 ,TXB2 / 6 K PGF1α(T/P)比值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模型组全血粘度与TXB2 呈正相关 (r =0 992 ,P <0 0 1) ;与 6 K PGF1α呈负相关 (r =- 0 92 1,P <0 0 1)。结论 肺气虚证大鼠存在“血瘀”现象 ,且与血浆中的TXB2 、6 K PGF1α含量的变化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肺气虚证的实质近年来得到较深入的研究,但其客观定量化标准的确立仍具有很大困难,很难为之确定一个或几个相关性很强的客观指标.目的研究肺气虚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内皮素、血栓素B2变化的相关性,为肺气虚证客观定量化标准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在安徽医科大学核医学室和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实验中心完成.干预模型组复制肺气虚证模型,对照组置于正常无烟环境.主要观察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ET和TXB2.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模型组内皮素和血栓素B2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模型组全血黏度与内皮素、血栓素B2呈正相关(r=0.957,P<0.05;r=0.992,P<0.01).结论肺气虚证大鼠存在"血瘀"现象,且血浆中的内皮素、血栓素B2含量随肺气虚证逐渐加重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患者SOD、MDA检测意义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87例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对其中34例患者红细胞内SOD(RBC-SOD)活性进行检测,对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血清总SOD(T-SOD)、Mn-SOD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uZn-SOD活性无变化或显著降低及RBC-SOD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相关性表现为T-SOD及Mn-SOD与MDA的改变呈显著正相关(r=0.9323,P<0.001;r=0.9215,P<0.001),CuZn-SOD与MDA的改变呈显著负相关(r=-0.8861,P<0.001)。提示这些变化可作为判断脑血管病变发展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用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健康的Wistar大鼠60只,由安徽医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30只.ET、TXB2放射免疫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7.
酸碱失衡诊断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酸碱失衡的原因有多种因素,随着阴离子隙(AnionGaP,AG)和潜在HCO应用于酸碱失衡的判断,许多复杂的酸碱失衡类型尤其三重酸碱失衡(TripleAcid-BaseDisorder,TABD)有了更为明确的诊断[1,2],但其诊断方法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临床应用较为混乱。作者综合有关文献资料,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对105例原发呼吸性疾病患者的酸碱失衡类型进行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105例病人均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患者,男92例、女13例,年龄53~88岁,平均年龄71.4±11.8岁。动脉血气分析及同步静脉血电解质…  相似文献   
8.
陈俊明  黄树林  田宁  黄开泉 《安徽医药》2010,14(10):1174-1176
目的探讨创面两种不同的标本采集方法和接种时间对接受中药创面治疗的同一烧伤创面细菌培养的影响。方法采用从创面表面分泌物和创面坏死组织两种方法从本组46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的同一创面同一时间采集标本,每组标本按采集后及时和后1 h进行接种,进行相同条件的细菌培养实验,比较各组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获取的数据用SPSS-12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1)从坏死组织中采集标本组革兰氏阳性球菌检出率高于从创面分泌物采集标本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坏死组织中采集标本组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略高于从创面分泌物采集标本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从创面表面分泌物采集标本及时接种组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高于后1 h接种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从创面坏死组织采集标本且采集后及时接种较从创面分泌物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旺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选取正常对照组30例,并采用PCR方法检测ACE基因的多态性。结果:ACE基因DD型在阴虚阳亢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显著差异(P0.05),而ACE基因Ⅱ、ID型及等位基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证型组之间两两比较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之间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型可能与ACE基因DD型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
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及其荧光强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加核酸荧光染色技术在网织红细胞(Ret)及其荧光强度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Sysmex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Ret)和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285例贫血患者与102例正常人群比较,其Ret绝对值及其Ret百分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轻度降低或显著降低;荧光强度的变化差异较大,表现为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LFR)降低,幼稚网织红细胞比率(IRF)、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MFR)和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HF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网织红细胞的自动化分析测量细胞多,避免了主观因素导致的误差,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重复性好、误差小、结果准确,方法易于标准化。网织红细胞及其荧光强度分析可作为某些贫血鉴别诊断的初筛指标及骨髓造血系统抑制和恢复较敏感的指标,对判断和监测骨髓的损伤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