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抑郁症采用小剂量氨磺必利结合米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诊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米氮平治疗,研究组予以小剂量氨磺必利结合米氮平治疗,分析两组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氨磺必利结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焦虑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观察组(给予药物联合改良森田疗法),各40例,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价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4、6、8周末;2组的HAMA、CGI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GAF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无严重不良反应,且各时间点TESS评分差异无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森田疗法辅助治疗焦虑障碍较单纯用药疗效更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荆门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分布、生活状态、就医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社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ICD-10和CCMD-3为诊断标准,向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发统一的线索调查表,由精神科专业医生对可疑患者进行复核确诊,对2010~2013年纳入国家管理系统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进行核对和整理,导出信息并与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全市共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9612例,检出率为3.34‰;以精神分裂症(76.77%)为主,检出率为1.99‰;男女比例为1:1.125;患者以18~44岁的青壮年(54.23%)为主;婚姻状况以已婚(55.33%)为主;经济状况以贫困(63.31%)为主;文化程度以文盲(24.15%),小学(31.42%),初中(34.16%)为主;职业以农民(76.51%)及无业(20.89%)为主;病程多在10年以上;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及治疗比例最低(28.78%);躯体疾病及并发症(66.15%)和意外事故(28.46%)为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结论 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居荆门市重性精神疾病前3位,女性多于男性,年龄集中在18~45岁,已婚比例低,离婚及丧偶比例高,文化程度低,患者经济负担重,病情迁延,治疗负担重,建议加强和完善各级防治网络建设及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加大政府及公益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剂量磺必利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伴有疲乏症状患者的总体疗效及 耐受性。方法 选择2017 年9 月至2018 年6 月在荆门市口腔医院心理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研 究组在此基础上合用小剂量的氨磺必利,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疲乏严重程度 量表(FSS)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总体疗效。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 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 周、2 周及4 周 后,两组患者的HAMD 评分均明显减低,但研究组减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3)两组患者治疗前FS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 周末FSS 评分均降低,研究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末时FSS评分继续降低, 研究组减分值高于对照组,两组的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4)研究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16%(8/50)]和对照组[14%(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氨磺必利联 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疲乏症状疗效更佳,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5.
胰岛β细胞瘤所致的精神障碍是一种由于血糖过低导致脑内从皮层到自主神经逐步受损而出现精神症状的疾病。胰岛细胞瘤发病率低,年发病率为0.4/ 10万,占胰岛细胞瘤的1%-2%。典型表现为Whipple三联征:(1)反复发作性低血糖性昏迷或痉挛,尤其是空腹或劳累时发作;(2)空腹或发作时血糖(BS)≤2.8mmol/L;(3)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对动物行为学和下丘脑胃泌素释放肽(GR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只大鼠随机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各7只,抑郁组采用CUMS制备抑郁模型。对2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GRP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组大鼠在应激后的糖水偏好和自主活动显著减低(P<0.001),GRP 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慢性应激后,出现抑郁样行为改变与GRP mRNA表达上调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均口服帕罗西汀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观察8周。采用Yale-Brow n强迫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Yale-Brow n强迫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各时段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87.9%,对照组为66.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3,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副反应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强迫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显著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8.
海产品对妇女尿碘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目的 了解海产品对妇女尿碘水平的影响,为寻求其他的适宜补碘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在新疆伊宁县妇幼保健院,选择参加体检的孕妇和非孕妇女,年龄20~40岁,记录食入海产品的种类及食入频次,采集日间随意尿样和家庭食用盐.尿碘测定采用砷铈分光光度法,盐碘测定采用直接滴定法.结果 共调查了198位妇女,其中孕妇148人,非孕妇50人,尿碘中位数为87.51μg/L.在基本不食用、很少食用、经常食用海产品的妇女中,尿碘中位数分别为83.49、91.52、166.45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2,P<0.05).食用海产品的非孕妇尿碘中位数(90.94μg/L)高于孕妇(84.79μ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18.00,P<0.05).在孕妇中,很少食用海产品的妇女尿碘中位数(94.46μg/L)与基本不食用海产品的妇女(83.28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57.5,P<0.05);在孕晚期,基本不食用、很少食用、经常食用海产品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81.93、97.97、140.18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P<0.05).结论 孕妇每周食入一定量的海产品.就可使尿碘水平得到相应提高,食入频次越多,尿碘水平也相应越高,建议在碘盐推广困难的地区,对孕妇多进行食用海产品的宣传,减少克汀病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θ 短阵快速脉冲模式(TBS)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利培酮治疗对首发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并观察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变化。方法 收集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 年 1—12 月住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研究组联合TBS 模式的rTMS 治疗,疗程4 周。治疗前及治疗2 周末、4 周末采用阳 性与阴性症状量表(RANSS)进行心理测评,检测血浆PRL;rTMS 治疗结束后4 周随访,复测血浆PRL水 平。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PANSS 总分及因子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两 组患者PANSS 总分及各因子分在时间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组间效应的比 较上,阴性症状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组间=4.419,P< 0.05),其他因子及PANSS 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均P > 0.05);在交互效应的比较上,PANSS 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2)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R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RL在时间效应、 组间效应、交互效应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58.270,F组间=70.257,F交互=51.863,均P<0.05); 治疗2 周末、4 周末及4 周随访时两组患者血清PR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296,t2=78.881, t3=92.162;P < 0.05)。结论 TBS 模式的rTMS 治疗可以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延缓利培 酮所致的血浆PRL升高,不良反应小,但长期疗效难以维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6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来我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抑郁症且愿意接受本研究的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外收集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研究对象60例(作为对照组),并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6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量观察组患者抑郁得分,分析抑郁得分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6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减分率与IL-6水平之间呈负相关,r=-0.745,而与BDNF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813,且两者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患者的IL-6水平降低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升高,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越高,抑郁得分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