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目的 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双稳态知觉是否存在异常.方法 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SZ组)和正常对照被试(HC组)各18例,采用静态的面孔花瓶两可图形和动态的运动感知结构两可图形,比较两组被试在观察两种图形时知觉的切换频率和知觉的持续时间.结果 在知觉两种图形时,SZ组的切换频率和持续时间均与H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Z组患者知觉的切换频率和持续时间与其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得分以及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得分之间也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双稳态知觉与常人一样,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的可能原因,为猝死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病房住院的29702例患者病历资料,对符合猝死标准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29702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中17例猝死,猝死率为0.57‰,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源性猝死(6例)和异物吸入性窒息(3例)。结论应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吞咽功能进行定期监测,动态评估猝死风险。  相似文献   
6.
7.
郑英君 《北方药学》2015,(12):182-183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使用利培酮治疗的不良反应并探讨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根据收治的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利培酮的不良反应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焦虑发生率为4.55%,心动过速发生率为4.5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锥体外系症状、头晕头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配合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乏的成分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3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组。使用愉快情绪体验量表(TEP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以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患者的快感缺乏情况、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评定。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测查快感缺乏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TEPS消费性快感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71±5.48)分vs.(31.58±5.92)分,t=2.705,P=0.009]。相关分析显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消费性快感缺乏与PANSS、RBANS和PSP评分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消费性快感缺乏,其消费性快感缺乏可能独立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损害和社会功能损害之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整合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合并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不同干预方式中用药态度对治疗依从性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探讨整合治疗疗效机制。方法 2012年至2015年间纳入1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整合治疗组(86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84例),整合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合并心理社会干预,常规药物治疗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入组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随访,分别采用用药态度量表(drug attitude inventory,DAI)、自知力问卷(self-awareness inventor,SAI)—治疗依从性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用药态度、治疗依从性、临床精神病性症状。结果随访12月时,整合治疗组PANSS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症状量表减分、DAI和SAI治疗依从性增分均高于药物治疗组(均P0.05),整合治疗组药物依从率高于药物治疗组(72.1%vs.45.2%,P0.01)。常规药物治疗组PANSS总分减分与DAI的增分呈正关联(β=0.31,P=0.02),且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中介二者之间的关系(β=0.18,P=0.18);而整合治疗组患者中,未发现DAI增分与PANSS总分减分之间的相关关系(P0.05),SAI—治疗依从性的增分与PANSS量表的阳性症状量表减分(r=0.31,P=0.01)和一般精神症状量表的减分(r=0.36,P0.01)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常规药物治疗组中,用药态度通过提高治疗依从性来改善精神性症状,整合治疗症状改善与治疗依从性改善有关,与用药态度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