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性,67岁。主因进行性记忆力减退、睡眠增多,伴仃头晕、头痛2月余,于2011年2月12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2010年12月2日)夜间起床时摔倒,意识清楚,伴网肢乏力.可行走.无肢体抽搐或外伤;此后持续头晕伴天旋地转感,同时伴有全头部胀痛,以顶枕部显著,兄视物模糊、肢体乏力,无恶心、呕吐、耳呜、心悸、出汗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正>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1岁,因"右上肢麻木,右下肢活动力弱2个月"于2009年7月17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麻木,伴右侧面部发热感,自觉右下肢活动力弱,但不影响行走。左侧肢体均无感觉及活动异常。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200/100 mm Hg,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和"依那普利",平素血压控制在150/90 mm Hg左右;高脂血症2个月,曾间断服用"辛伐他汀";否认糖尿病;吸烟3~5支/d,饮酒250ml/d。查体:左上肢血压145/90 mm Hg,右上肢血压140/90 mm Hg,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四  相似文献   
3.
<正>2-羟基戊二酸尿症(2-hydroxyglutaric aciduria,2-HG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神经代谢障碍性疾病,以血、尿及脑脊液中2-羟基戊二酸(2-hydroxyglutaric acid,2-OHGA)浓度升高为主要特点,并依据构型不同分为D-2-羟基戊二酸尿症(D-2-hydroxyglutaric aciduria,D-2-HGA)和L-2-羟基戊二酸尿症(L-2-hydroxyglutaric aciduria,L-2-HGA)。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于2010年收治1名患者,属2-HGA,现详述如下。1病例资料患儿,男,8岁4个月,因"四肢无力8年"于2010年1月2  相似文献   
4.
(上接第8期第670页) 2 证据充分的可干预危险因素 2.1 高血压高血压既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也是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和卒中之间存在强烈的、连续的、分级别的、一致的和独立的相关性,而且是有预测意义以及病因学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预防指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指南用于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幸存者,为他们提供有关预防缺血性卒中全面和及时的循证医学建议。循证医学建议包括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干预、对心源性栓塞的抗血栓治疗、对非心源性卒中的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等。还有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进一步预防卒中复发的建议:包括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女性卒中(尤其是与妊娠和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相关的卒中)、脑出血后抗凝血剂的应用以及在其他高危人群中指南执行的特殊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3 尚未充分证实或可干预的潜在危险因素3.1 偏头痛在年轻女性中,偏头痛与卒中的相关性最为一致,尤其是那些有先兆性偏头痛的女性.14项研究(11项病例对照研究和3项队列研究)的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总体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atio,RR) 2.16;95%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CI) 1.89~2.48.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腰骶神经根神经丛神经病(DLRPN)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并分析15例DLRP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神经电生理学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13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单侧或非对称性双侧下肢局灶性疼痛,随疾病进展出现肌无力、肌萎缩,下肢近端较远端易受累.15例患者下肢感觉、运动周围神经传导动作电位波幅明显降低或消失,伴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F波、H反射未引出波形或潜伏期延长.针极肌电图显示下肢多个肌节失神经-神经再支配性改变,伴腰段脊旁肌受累.结论 DLRPN临床表现具有阶段性、致残性,完善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明确诊断、病变范围、程度及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7岁。主因进行性记忆力减退、睡眠增多,伴有头晕、头痛2月余,于2011年2月12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2010年12月2日)夜间起床时摔倒,意识清楚,伴四肢乏力,可行走,无肢体抽搐或外伤;此后持续头晕伴天旋地转感,同时伴有全头部胀痛,以顶枕部显著,无视物模糊、肢体乏力,无恶心、呕吐、耳鸣、心悸、出汗等症状。随后逐渐出现嗜睡,无主动行走意识,不能外出,进食少,记忆力明显减退,有时不认识家人,虚构,胡言乱语。自发病以来纳差,  相似文献   
9.
【摘要】 本指南对预测一个人发生首发卒中的风险的方案进行了评估。首发卒中的危险因素或者危险标识根据是否能被干预分类(不可干预的、可干预的和潜在可干预的),或者根据证据强度分类(证据充分和证据不充分)。不可干预的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低出生体重、种族和遗传易感性。证据充分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暴露于吸烟环境、糖尿病、心房颤动和某些其他心脏疾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绝经后激素治疗、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和身体脂肪分布。证据不充分或者潜在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酗酒、滥用药物、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紊乱、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蛋白(a)、高凝状态、炎症和感染。本指南还对使用阿司匹林预防首次卒中的数据进行了回顾,针对各种危险因素,提出了减少卒中风险可采取的策略。本指南综述了各种已经明确和近期明确的危险因素的证据,对2006年的指南进行了完整的修订。新版指南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2006年指南着重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由于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重叠,本指南新加了出血性卒中的预防,并将重点放在以患者为本的个体化卒中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腓骨肌萎缩症2型(CMT2)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CMT2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5例,女4例;平均发病年龄21.7岁。平均神经病残疾评分32.6分,平均CMT评分13.3分。均为隐匿性起病,缓慢进展,主要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四肢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感觉症状轻微。1例患者伴有限制性心肌病,临床罕见。9例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示运动、感觉神经传导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消失,1例患者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38 m/s),周围神经病变严重。4例腓肠神经及腓短肌肌肉病理学检查符合CMT2典型神经肌肉病理表现。MFN2基因突变分析发现,1例MFN2基因第18外显子发生L710P突变。结论 CMT2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对称性四肢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周围神经损害严重但功能相对良好。限制性心肌病可能是该病的表现型之一。MFN2基因L710P突变可能为CMT2致病基因的突变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